生与死

生死简史:第七日,【它】的世界

2018-12-18  本文已影响24人  梦醒_chan

次级思维过程

  次级思维过程,即你、我这个感知者,看着眼前的这段文字时,头脑中对这些符号的解读的过程,和如此引发的思考的过程。

  如同问:什么是次级思维过程。
  那么,上面提问的过程,和现在回答的过程,都是次级思维过程。
  更概念化地描述的话,次级思维过程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进行表述、交流的过程。

  你、我那名为【思考】之物,即是次级思维过程。也由此诞生了【思考者】这一存在。
  其实,思考即思考者本身,不要在思想之外寻找所谓的思考者,思考者存在于思考之中,汝即彼也。

  思考即思考者本身,它有着更深层的指向,对思考内容的质疑,即是对思考者本身的质疑,对思考者存在的否认,这是次级思维过程自身的生死命题。

身心关系

  这里是指身体的生理过程、初级思维过程与次级思维过程的关系。
  【死亡】是对某种状态的体验:身体生理过程的不适感、初级思维过程中浮现【死亡场景】、次级思维过程中【信念】的死亡:被客体世界的否认、自我否定。
  三者不是独立运作的过程,一者的发生,必然引起其余二者的生发。
  初级思维过程与次级思维过程间,两者往往相互投影。
  初级思维过程中的【死亡场景】,会引起身体生理过程的不适。反过来也可以,只是更为的隐蔽。

  而死亡恐惧,是三者的本能,且在三者间行走:一者恐惧,其余二者必然恐惧;有一者抗拒,其余二者也无法释然。
  死亡恐惧下的本能,前两者逃离、压抑死亡体验。后者在构造一个可以【活】的世界。
  最终的抗拒、逃离,是彻底的无视,否认身体生理过程、初级思维过程。存活在次级思维过程构建的世界中,一个孤独、死寂的世界。
  换一种说法:是彻底的隔离感受,从而【活】在头脑与头脑的想象世界之中。

错位

  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的诉求,混合在一起,让符号化的次级思维过程,渐渐成为感知者向客体世界伸展自身意志的主导者。

  于是,在感知者与真实的客体世界之间,多了一个无时不在的【它】:一个根植于死亡恐惧,却可以让感知者执着于【生】的虚拟世界。从此感知者依附于思考者。

  感知者依附于思考者,这是在感知迷障下,感知者出于对死亡的本能恐惧而最终导致的主从错位:感知者堕落为伸展意志的从者,思考者窃取了伸展意志的主导权,成为感知者意志的主导者。

  思考者的【生】,就是自身永无止境的思考过程,和对其间信念的认同。而思考过程的中断、对其间信念的否认,则是【死】。

  思考者体验【生】的方式,是在自身的思考过程中,和经由思考所塑造的世界之中。而背后,隐藏着不被思考者【看见】、【承认】的属于感知者的死亡体验,死亡恐惧。

  思考者所在意的是自身的生死,而不是感知者的生死。

全能自恋

  次级思维的过程,即是创造世界的过程。换一种说法,思考的过程,也是世界呈现、成形的过程。
  全能,不是字面上“无所不能”的意义。它的另一种常用词是【上帝】,或者【创世者】。
  全能自恋,一是感知者对世界随之而生、随之而动的成就感、操控感的痴迷;二是对这个创世的行为、和对所创造世界的本能维护。前者源于对生的渴求,后者源于对【死】的本能恐惧。

限制

  世界,源于次级思维过程的【记忆】,也限于次级思维过程的【记忆】。
  次级思维过程的【记忆】背后,未浮现出来的在初级思维过程、身体生理过程的【记忆】,即潜意识。
  次级思维过程的【记忆】,源于前两者的【记忆】,也限于这两者的【记忆】。
  而死亡恐惧,是一切限制的源头。

记忆

【记忆】是串联在一起的网。
  信念源于一个认知,而认知,源于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对这个故事的【记忆】。
  看见一个信念,更要看见信念背后的故事,和对故事的记忆。

  信念的内容不是问题,信念背后的【死亡记忆】,和对其的恐惧,才是根源。
  抱持一个信念,是为了在不面对自身的死亡的同时,更可以不面对背后的死亡记忆。

认知

  认知是一种生存的工具,而认知的本质,是感知者的生理过程、思维过程的【记忆】的综合体。感观感知过程,与感知者而言,只是当下客体世界的呈现方式,是其它过程的诱发因素,其间没有【记忆】可言。

  【记忆】被唤起,感知者会再一次经验之前的【死亡体验】,然后在死亡恐惧的本能下,以类似的方式处理自身的【死亡】。

  抱持一个认知,就是在抱持这个认知背后的身体生理过程与思维过程的【记忆】,并生存在这个认知所构建的以【现实】为名的故事之中。

现实

  思想者塑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而思想者又以自身的【认知】、【记忆】,对客体世界进行解读;前者是思考者的【理想】,后者是思考者的【现实】。
  【现实】与【理想】间的落差,之成为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两者无形间的对比,让以次级思维为主导的感知者意志,经历了一次死亡体验。

  以为【现实】应如【理想】那般,是源于次级思维过程中,对其所构建虚拟世界的全能感,也是次级思维过程中,死亡恐惧的作祟。

  现实不等于真实。现实是以感知者的【记忆】为基础,在次级思维过程中对客体世界进行的解读。而【记忆】,扭曲了真实。

需求

  只有一种需求:感知者自身意志的实现。
  意志未能实现,感知者则形成【死亡记忆】。
  需求的【罪】,是隐藏在需求背后的【死亡体验】,和对由死亡体验所形成的【认知】、【记忆】的死亡恐惧。
  逃避、否认【死亡记忆】,而在伸展的意志向客体世界寻求【生】:客体世界的接纳,是感知者的本能选择。

自体虚弱

  感知者每一次伸展意志的死亡恐惧。换一个说法,自体虚弱感,即死亡恐惧感,是本能。

行为

  行为,是感知者意志在客体世界外显。
  行为是【认知】的外在呈现,而认知,则源于【记忆】。
  行为,是为了体验意志的【生】。
  而讨好客体世界,即是为了逃避死亡恐惧,也是为了得到客体世界的接纳、认同。

执着

  是指感知者【生】在思考者创造的世界中,抗拒【现实】的死亡。
  生,即有感知者的状态,亦有感知者的渴求。

攻击

  所谓的攻击性,只是傍观者的角度去看待:每个感知者以自己的方式,在客体世界伸展自身的意志。
  所以,没有攻击,或者说,一切都是攻击。
  前者于感知者自身而言,后者与客体世界而言。

  毁灭,是感知者意志在客体世界破坏性的呈现。

容器

  之所以可以成为容器,是因为本身的隔离的功能。
  之所以需要外在的容器,是因为未能承载自身的死亡恐惧。
  在容纳死亡体验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死亡威胁,和逃避着死亡恐惧。
  容器往往也需要另一个容器来容纳自身。

自我否认

  【死亡记忆】的再现。
  出于不愿面对【死亡】,以为客体世界的不接纳,于是在思考者的世界中以自我攻击的方式体验【生】。

关系

  一者是感知者内部的关系,一者是感知者与外部客体世界的关系。
  后者是前者的外显。

痛苦

  死亡是不能承受之重,而痛苦,是可以忍受的。经由面对痛苦,而不用直面死亡。
  痛苦,是后者无视感知者在体验死亡时,发出的声音。

业力

  【认知】、【记忆】里的死亡体验,和对死亡体验的恐惧。

轮回

  出于死亡恐惧,永远的限制在由【认知】、【记忆】所编织的【现实】之中,经验着一次次相似的故事,和故事中的苦难与痛苦。

依恋

  是因为可以在某个特定的客体中稳定的【生】。

共生

  是感知者把由【死亡记忆】而来的对【生】的渴求,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客体。

权、钱

  权是力,钱是利。而背后,都是对生死体验掌控感的追逐。



上一章:第六日,活在世间,却属于【它】

下一章:第八日,揣测婴儿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