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成都科甲巷

2018-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阿混胡子

      乾隆五十四年(1789),朱熹的裔孙们以朱祖文之名,用700两纹银在成都建立宗祠,每逢乡试,各地学子赴省城应试,赶考者蜂拥而至,提前半月住进这里的栈房,因而取名科甲巷。所以,这里应该说是一条学子“扎堆”的文化街。辛亥革命后,科举废除,街名沿用至今。走进这条古老而又繁华的街巷,解读其间斑驳古黄的历史,风雨科甲,让我唏嘘不已。

一、当年,石达开父子血溅科甲巷

      成都科甲巷的得名有些文雅,而它的出名却因一段血腥的历史故事——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曾被清廷在这里“就地正法”。其刑罚之惨烈,其壮士之凛然,天地之为震撼。

      清咸丰八年,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带领数十万大军西征四川,发展天国势力。石达开率军到达大渡河时对岸尚无清军,是个渡河的好机会。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次日渡河,但天不作美,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这一耽误就是三天。三天后再想渡河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在大渡河东线防御的清兵已经来到对岸,太平军多次抢渡都功败垂成,以致粮草耗尽,全军陷入绝境,石达开不得不与清军南字营都司王松林进行谈判。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带领小儿子到清营议和,最终达成王松林收编石部3000人、剩余2000人保留武器、驻扎大树堡的协议。然而,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关押在科甲巷的衙门里后。清军背信弃义,夜袭大树堡剩余的1000多人(其他的700多人渡过大渡河,有的被遣散有的被杀),除300老幼,其余全部被清军残杀。`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受审。他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石达开先是被割掉生殖器,然后被割几千刀,但他自始至终未吭一声。他的凛然正气和坚强意志,使清军官兵倍感震惊,四川布政使刘蓉敬佩地说他“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是丑类之最悍者”。据记载,与石达开同时受刑的另一个太平军将领,忍受不住剧烈的痛苦叫了一声,遭到石达开“责备”:“这点痛你就受不了?忍一忍就过去了。”

      为了纪念这位铁骨铮铮、威武不屈的壮士,政府部门在小科甲巷与锦华馆交汇处修建了石达开纪念碑。

二、英雄气概留人间,后人设立纪念碑

    纪念碑立于2000年,上面刻了一首诗《入川题壁》,这首诗不是石达开的原著,是后人模仿他的口气写的,而且是八句,碑上只刻了六句。八句是这样的:“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人头作酒杯,饮尽仇雠血。”

      人头作酒杯,饮尽仇雠血,这是何等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情!石达开不愧古往今来响当当的一条硬汉!

三、科甲古今繁华,而今更谱新篇

  在小科甲巷中段有一条约五百米长的丁字小巷,小巷西接春熙路,巷内有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温泉浴室。更早时期还有茶厅、赌场。锦华馆建成后立即成为兵匪、烟娼会聚之所,被哥老会控制,每天在这里洽谈枪支、军火、鸦片的人如蝇逐臭,不少乡下少女被骗到科甲巷的茶馆里写下卖身文书,从科甲巷送出,拉到妓院,进入火坑。上世纪九十年代,科甲巷成为时髦的代名词,当时流行一句成都话——姑娘乖,就带你去科甲巷,不乖,就带你去包家巷。包家巷因为紧邻当时的九妇院,有很多人流小诊所,而科甲巷则是专卖高档服装水货的奢侈品一条街。一念血拼,一念打胎,小妹儿闻言色变。

    那时,成都人对科甲巷有两个印象:一是成都最早的高档时装自由市场,要买最漂亮最时髦的服装,就要去科甲巷。二是科甲巷开了成都最早的大型国外公司经营的商场,伊藤洋华堂。成都人不管是在哪里买的衣服都要说自己是在科甲巷买的,这样才显得自己有品位。如今,科甲巷商贸繁华,人来熙往,也是个看美女的好地方。历史故事,现代传说,时尚标志,浪漫情调,天桥霓裳,可口食物……通通云集在科甲巷里。

      这是一条小街,更是一段风雨历史。

风雨成都科甲巷 风雨成都科甲巷 风雨成都科甲巷 风雨成都科甲巷 风雨成都科甲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