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论语细读145
重温经典||论语细读145
【原文】14·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译文】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评析】臧武仲因得罪孟孙氏逃离鲁国,后来回到防邑,向鲁君要求,以立臧氏之后为卿大夫作为条件,自己离开防邑。孔子认为他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想要挟君主,犯上作乱,犯下了不忠的大罪。所以他说了上面这段话。此事在《春秋》书中有记载。
【原文】14·15 子曰:“晋文公(1)谲(2)而不正,齐桓公(3)正而不谲。”
【注释】(1)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2)谲:音jué,欺诈,玩弄手段。(3)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译文】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评析】为什么孔子对春秋时代两位著名政治家的评价截然相反呢?他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对时人的违礼行为一概加以指责。晋文公称霸后召见周天子,这对孔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他说晋文公诡诈。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孔子认为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他对晋文公、齐桓公作出上述评价。
【原文】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2)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3),不以兵车(4),管仲之力也。如其仁(5),如其仁。”
【注释】(1)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2)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3)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4)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5)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