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简友广场简约派·以读书为名之好文共读

《白雪猪头》读后感:白雪下的小确幸和温情

2024-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翩翩翩飞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本文参与冰冰组织的读书营活动。】

初看这个题目,很是吸引人,白雪和猪头怎么联系在一起,它会引发怎样一个故事?

待我饶有兴味地看完,才惊觉原来是这样一个故事啊?它平实,人物和内容也不多,却起伏跌宕,看得我随着母亲生气而生气,懊恼而懊恼,失望而失望。

但是,结局却是意想不到的,白雪猪头的到来,它给了“我”极大的满足和希望,给了我们家极大的温情和小确幸。

小说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苏童,其本名童忠贵,代表作《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长篇小说《黄雀记》。其中《黄雀记》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白雪猪头》讲述的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的母亲为了过年能给孩子们吃到猪头肉,忍辱负重地给肉铺的张云兰熬夜缝纫五条裤子以便获得猪头肉,但是裤子做好了却得知她调岗了全家失望,却在除夕前一天张云兰冒雪拎来两个白雪覆盖的大猪头的温情故事。

首先来说说这篇小说的语言。苏童的小说一贯语言平实生动,犀利却透着灵性,比喻也很形象,读后令人过目不忘。

比如张云兰被绍兴奶奶质疑柜台下藏着猪头,她“光明磊落地后退一步”以及用嘲讽的口吻说绍兴奶奶“你的眼睛会拐弯的。”

比如母亲想去柜台寻找证据,“可是她突然发现从肉铺的店堂四周冒出了许多手和胳膊,也不知道都是谁的,它们有的礼貌,松软地拉住她,有的却很不礼貌了,铁钳似的将我母亲的胳膊一把钳住,好像防止她去行凶杀人。”

再比如“我”母亲她“努力地甩开了那些树杈般讨厌的手”——这些文字读来画面感十足,好像亲临现场一般。

其次小说的情节起伏较大。原本一件不经意的事情经过作者的搭建设计,而有了波澜和起伏,令读者读来饶有兴味。

清代袁枚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文章不长,起伏却不小。

母亲早上去排队买猪头。明明看到有八个猪头,自己排在第六位,但是却偏偏买不到,只有四个小猪头;母亲据理力争,言辞激烈,不但得罪人,还明显占不了上风,因为排队的人们暗地里是向着卖肉的张云兰的;

回来想着为了几个孩子的肚子,忍着委屈拿给丈夫做的假领子去送给女邻居做人情,希望她能帮着自己说点好话缓和和张云兰的关系,好买到猪头;却让女邻居提醒让她给张云兰家的孩子做缝纫活计,好疏通关系;

结果张云兰也允诺会给回报,哪知五条裤子熬了几天做好了,交给女邻居传递时,却意外得知张云兰被调到卤肉厂了;

希望再次破灭,以为就要过一个没有肉的除夕了;哪知除夕夜头天早晨,张云兰顶着漫天大雪,亲自拎着两个落满白雪的大猪头来了,还给了两个孩子两双尼龙袜。这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无疑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

再就是反转情节。比如我的母亲看似强势,但是最后也是妥协了;女邻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张云兰由起先的“仗势欺人”可恶形象到后来的顺势而为,做个顺水人情达成交易;而后被调离岗位,会让人觉得她不厚道,令人生厌;但是在除夕夜前一天,她还是冒着大雪,亲自拎着两个大猪头来我家,还顺便送给我们两双尼龙袜这种紧俏物资。

这也是这篇小说的高妙之处,来反复说明人性是复杂多变的;人性又是矛盾的。但是,无论怎样,人性之中还是以善良为底色的。

尽管张云兰之前嚣张跋扈,看似不可结交,但是通过我母亲答应给她的四个孩子和老公共做五条裤后,她也顺水人情地传话“以后想吃什么,再也不用起早贪黑排什么队了,隔天跟她打个招呼,第二天落了早市只管去肉铺拿。只管去拿!”——这无疑是给“我”的母亲吃了定心丸。

最喜欢看最后的情节,就是除夕夜前夕,事情迎来了转机。这也是小说的高潮和最精彩的部分。

“女人的手里提着两只猪头,左手一只,右手一只,都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大猪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人的围巾和棉袄上落满了一层白色的雪花,两只大猪头的耳朵和脑袋上也覆盖着白雪,看上去风尘仆仆。”

她不想打扰“我”的母亲,把两只猪头放在了地上便转身出去了,只对还在玩耍的孩子们说道“她看见猪头就会知道,我来过了。”

与此同时,她还发现“我们”的脚是光着的,红通通的,“她大惊小怪地说,下雪的天,不能光着脚,要感冒发烧的”。便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两双尼龙袜给我们穿上。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程度已经不是如今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想象的程度,猪头肉、布料、尼龙袜都不是轻易能获得的。那时,母亲们交换彼此珍贵的物资,就是为了孩子们能够过得好一些。这种“以物易物”的人情偿还方式,成为了母亲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最后读完全篇小说,我是会心一笑的,心里暖暖的,为能有这样圆满的结局而欣慰,为他们一家终于能过上一个有猪头肉吃的年而高兴,也为张云兰的到来,能冒雪信守承诺送来两个大猪头而感动——这是人性的光辉和美好,是风雪天里的小确幸和温情。

心里不禁感概作家苏童的写作,虽然平实类似于平铺直叙,如同拉开尘封的记忆,但是却起着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最能够令读者产生巨大的情感共鸣。描写普通的生活背后,流露着人类最朴素和最直接的情感,而那份情感比某些荷尔蒙产生的情感更加震撼有力和穿透人心。

很喜欢这样平实的小说,特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