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无为”是啥意思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宝典,经典,瑰宝中少有的几乎唯一一篇堪称为万古智慧全书。《道德经》的作者普遍认为是老子,一个生活在东周末年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比孔子还要早,孔子曾三次拜访请教老子。毫无疑问,孔子是老子的学生了。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那么《道德经》到底都讲了些什么呢?后人对于《道德经》的认知,无外乎“无为”、“清静”、“守柔”等等。这些都为今天的你我,所共同认知和接受了得。我也学习《道德经》,也在想到底什么是“无为”呢?
从百度百科中可知,“为”字,最早见于图形文字,其本义实为役象以助劳,引申为做、干,又引申指种植、建造、制作、充当、掌管、当作等。“无为”,自然就是不役象以助劳,引申为不做,不干,不种植、不建造、不制作、不充当、不掌管、不当作等。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首,甚至于被誉为“天书”。要了解《道德经》中“无为”的原意,当然是越接近于《道德经》的语境,越接近于《道德经》的原意喽。所以这里的“无为”更倾向于不役象以代劳。什么意思呢?役象以代劳,是驱使象代替,帮助人们劳作。在象形文字中,有“以手牵象”的含义呢。
“无为”的意思就比较清楚了。不驱使象代替、帮助人们劳作,不“以手牵象”。
这样理解应该是比较接近于“无为”的真实含义了。那么“无”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说“无”,亡也。从亡,无声。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造字本义:形容词,头顶全秃,没有头发。本义消失。 后为动词:以歌舞祭奠阵亡勇士。引申为动词:失去,缺乏,没有。副词:不,不要。同样秉持经典的要求,还原回最初的原义。“无”,亡,消失的意思。
那么“无为”的意思就比较清楚了,“无为”的本义即是让役象以代劳消失,让“以手牵象”不存在。那么“无为”的引申义就很好理解了,不做以做,不干以干。或者是不种植以种植,不建造以建造,不制作以制作,不充当以充当,不掌管以掌管,不当作以当作。
这样的引申义是不是很难理解呢?在《道德经》中,关于“无为”的表述还有“无为而无不为”。在这里,我想老子他老人家应该是有意阐述“无为”的引申义了。那么“无为”的引申义,就更加明确了。引申义基本上就是“无为而无不为”。那么就是无做而无不做,无干而无不干,无制作而无不制作,无充当而无不充当,无当作而无不当作。
如此,“无为”的基本含义就明朗地多了。这种“无为”的解释更加倾向于穷辞凿理地考究而得出的结论。
自古华夏文化传承都有些多条脉络,基本上一大条明脉,一大条隐脉。明脉大致可以认为是考究学穷辞凿理般地记载和传承。而隐脉大致可以理解为民间传承和承接。可是自西学东渐以来,华夏文化的脉络就已经开始了有意被打乱了。西学更强调其实用性,功利性,已经将文化传承基本上摈弃掉了。
这一百多年来,于华夏文化而言可谓浴火重生的一百年。至于今天的你我,都几尽将华夏文化淡漠地不能再淡漠了。人情没了,乡情淡了,华夏情怀早已物是人非,停留在人们口中人云亦云。
可是回顾华夏优秀的文化,多以勤劳,节俭,朴实,勤奋,铮铮铁骨,大义凛然,临危不惧等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民间百姓生活中的文化传承,也多以踏实,笃行为主。也有许多以行善积德,存善心,言善语,行善事推广和传承华夏文化。在战争年代,许多出家人,华夏文化传承者们等等都以保家卫国,振我中华为己任,出人出力出资尽自身所能为国家,民族的未来搏那么一丝希望和希冀。
从中能看出华夏文化铁骨铮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地抗争精神,在人民困苦,社会腐朽的危难时刻,总能以大无畏之精神力挽狂澜。而在和平年代,从来都是安分守己,不争强好胜,不以贪图社会权贵财富为荣。
可以从中发现,民间传承多以安守本分,固我华夏之根本,不以追求权力为高贵,不以贪图财富为尊贵,反倒以勤奋,节俭,务实为本。
那么“无为”在民间百姓生活中,自然就成了不以不以争权夺利为目的工作,生活,劳动等。不以好逸恶劳为本的工作,生活,劳动等。不以骄奢淫逸为人生信条的工作,生活,劳动等。最后发现“无为”恰恰是一个普通百姓正常生活地坚守和捍卫。
古人于后人,有很多警示的话语。比如“莫谈国是”,不从事拉帮结派般地蝇营狗苟的事情等等。从另一个侧面看出“无为”更多地是让人们安分守己,踏实务本,不去好高骛远,在蓝天中寻求生机。如果有生机,难道老祖宗们会只字未提?这实在是说不过去呢。
所以,在民间百姓生活中的“无为”,我想含义也非常明显了。远离好高骛远,以逸待劳;谨守求真务实,笃行务本。
在“无为”中有关于让“以手牵象”消失的原意。这在今天人们的生活,工作之中是很难理解的。回到现实生活中,人情变得淡漠,关系以利益才能维系住,人心更多的是贪婪,以及无耻地贪婪。这让人想起中国有句古话“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所以,在这里《道德经》中的“无为”原意是不是警示后人时刻牢记“人心不足蛇吞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