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思文学杂素

采菊东篱下的背后都是悲欣交集的人生

2016-05-24  本文已影响327人  恒星TINA
采菊东篱下的背后都是悲欣交集的人生

每年一度的高考季来临之前,五台山的香火就会比平日旺盛许多。我的同事E在儿子刚深入高三之际,就利用周末的时间去了趟五台山。为了儿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用她的话来说,她是把能进的庙都进了,能拜的菩萨是都拜了,能磕的头都磕了,能烧的香都烧了。现在有很多人都像E一样,抱着功利的思想去寺院烧香拜佛,有的甚至大年三十去寺院排大队花大价钱烧头香、撞头钟,就是为了获得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快乐——升官、发财、住大房子、娶美娇妻、嫁多金男、升学、求子乃至出国之类。

而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其《不是为了快乐》一书中却指出,如果说人们只是把名利、怠惰和无所事事当做人生的快乐去追求,那么佛法将会使他们失望。人们误以为修持佛法会让自己获得平静,并且过起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实际上是对佛法的误解。相反,佛法是特别用来暴露你的缺失,让你感到悲伤痛苦,最终颠覆你的生活。

采菊东篱下的背后都是悲欣交集的人生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三天曾写《悲欣交集》四字。何为“悲”,悲众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世界之大劫未已,悲法门之戒乘俱衰,悲有情之愚慢而难化。何为“欣”,欣喜自己离苦得乐。人生皆苦,惟有见闻佛法,了却多生多劫度生“普利一切诸含识”之大愿,才是欣慰无量之事。可见,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眼里的快乐,在得道高僧的眼里不过是过眼烟云,是贪嗔痴慢而已。

1918年,李叔同出家,法号弘一。自此,法师竹杖芒鞋、严持戒律、勤学苦修,把俗人之苦视为至乐,弘善扬佛,并且严格依照戒律修持,虔诚得近乎苦行僧。初修净土宗,后来又修律宗。律宗向以戒律森严著名,一举一动,都有规律,严肃认真之极,被称为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弘一法师为弘扬律宗,曾立下四誓——

一,放下万缘,一心系佛,宁堕地狱,不作寺院主持;

二,戒除一切虚文缛节,在简易而普遍的方式下,令法音宣流,不开大法,不作法师;

三,拒绝一切名利的供养与沽求,度行云流水生涯,粗茶淡饭,一衣一袖,鞠躬尽瘁,誓成佛道;

四,为僧界现状,誓志创立风范,令人恭敬三宝,老实念佛,精严戒律,以戒为师。

采菊东篱下的背后都是悲欣交集的人生

法师持律严谨的态度从一些日常小事中就能看出,一领衲衣,二时斋饭,少欲知足,从不浪费。在饮食上不仅粗茶淡饭,过午不食。而且,只吃清水煮菜,只用盐不用油,就连信徒供养香菇、豆腐之类,也都被他谢绝。我们现在看到的弘一法师留下的照片,也都是粗布麻衣,面容清瘦。今天那些标榜皈依佛法的人,如果要求他们也像弘一法师这样持戒修行,只怕很多都会因之而对佛法退避三舍了吧?

正如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所说,如果你修行佛法只是为了感觉良好和舒服,那还不如去做个大保健,或是去欣赏能提振精神、歌咏生命的音乐,而不是去修行什么佛法。修行佛法就是要了知并接受释迦牟尼佛所揭示的四种无可逃避的事实——

一、      我们都会老去而衰颓;

二、      一切事物都随时在改变,这是绝对确定的;

三、      一切我们所集聚或成就的事物,终会溃散;

四、      我们终究免不了一死。

当我们真正领悟无常的真谛和现象如幻的本质时,那些所谓的快乐与目标,是根本不值得我们在佛陀面前祈请的。一个人修持佛法,不是为了轻松获得日常俗世的快乐,相反是为了减少对我执和俗世生活的执取。然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实用主义者,我们喜欢建造能让自己舒适且快乐地居住于其中的房屋。让我们放下对快乐与舒适的追求,而去进行心灵的修行,是一件困难并痛苦的事情。所以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才会提示我们,修行佛法不是为了快乐。

采菊东篱下的背后都是悲欣交集的人生

从表象和世俗的层面来看,任何对心灵之道的追求,对我们的舒适生活都是毫无用处甚至是有害的。东晋名士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在这十三年中,他几次出仕,又几次归隐。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他在此次辞官之后,做《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从此,陶渊明再未踏入官场一步,并树立起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人生哲学,为我们诠释了一个乐于天命的人生价值观,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也显露出来精神的宽松与余裕。

我们所熟知的陶渊明的诗虽然以平淡自然为主调,但是他仍有豪迈雄健的一面,对于这一点,鲁迅先生称之为“金刚怒目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在陶渊明辞官后的20年生活中,他遭遇火灾、战乱和饥荒,他的生活有时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甚至要靠乞讨为生。“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都透着生活的辛苦与清贫。陶渊明挂印辞官,是为了不低眉折腰事权贵,把自己变成统治阶级的官僚工具。而其又不擅农桑,甘愿生活窘迫。“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这同样是因为他不愿意把自己也仅仅当做生活的工具,在农事方面多花精力,而是追求精神与心灵的释然。

虽然陶渊明辞官后的生活并不如他在《归去来兮辞》中所向往得那样闲适自然,平静祥和,但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这种尊严,不是名利,不是物质,而在于精神与心灵的自由。他的眼光也不仅仅停留在南山,而是延伸到更远处,不仅仅在天地之间,而更是飞向了天地之外。

采菊东篱下的背后都是悲欣交集的人生

人生一世 ,草生一秋。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进行心灵的修行,不是为了彻底消除这些不如意,也不是为了获得轻松与快乐的生活,更何况世上根本没有这样的生活。我们进行心灵上的修行,就是为了通过这些不如意的事,常常提醒自己诸行无常、诸漏皆苦,并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成长。就像蛇蜕皮、蛹化蝶、鹰的重生一样,在经过痛苦的挣扎后,一个新的生命蜕变重生了。我们的心灵不该因为种种磨难的打磨,变得麻木不仁或者消极沮丧,而是要变得更加通透与慈悲。

心灵的成长和财富的增加、名誉的获取不一样,心灵的成长是做减法。人生做加法是本能,做减法需要的却是勇气与智慧。人只有一刀一刀地划去自己心灵上的负赘,舍弃物质上多余的牵绊,我们的心才有可能变得轻盈起来,才可能“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才可能随着“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去到自由之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