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从今天开始用起来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番茄工作法」,里面提到与番茄工作法一样原理简单但要用好却并不容易的方法还有:
1.金字塔原理
2.思维导图
文章详见:别再说番茄工作法简单了
这篇文章说说「思维导图」,上手依然非常简单,但想用好是需要时间积累与思维能力的不断自我升级的。
一、思维导图是什么?
思维导图称为Mind Map,中文译名比较多,也可以叫心智图或脑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与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思维导图由英国的托尼·博赞(托尼·布詹)于1970年代提出。思维导图由平面上的一个主题出发画出相关联的对象,像一个心脏及其周边的血管图,由于这种表现方式和人思考时的空间想像比较接近,已经越来越受欢迎。
其实很多人都听说过或见过了,它可能长这个样子:
也可能长这个样子:
还可能长这个样子:
思维导图通常有以下几个作用:
1.增加学习动机及兴趣;
2.增强组织力及逻辑思考能力;
3.提升创意思维能力;
4.提升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
5.提升理解力及学习能力
6.在大量数据中抓住重点,节省阅读时间
7.加快记忆的速度及改善长期记忆
8.提升阅读速度
我对思维导图的一个认知是:
思维导图最适合用于总结与记录学习或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使用思维导图不断提升逻辑能力与想象能力。
前提是:你需要经常强迫自己去做“分类再分类”这个工作,保证同一分支上的内容是在同一个层次上的,并且尽量做到穷举。
这样积累下去,你会渐渐得到两个方面的提高:
第一是你积累了很多分类的方法,比如关于环境分析的PEST模型,关于战略管理的波特五力模型,关于营销的4P模型,以后再遇到相关分类就可以直接套用。
第二是你培养了相互独立、完全穷举的思考方式,这很实用,习惯去做分类的人慢慢地从日常生活中的衣服整理、房间布置到谈话方式、写作方式都会变得简洁有力、条理清晰,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粗心,其实无非就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全面罢了。
二、学习思维导图的最少必要知识
思维导图入手十分简单,一个思维导图的组成要素就三点:
分类、图像、颜色
学习做一个思维导图的最少必要知识就是:
分类再分类、画图(无论好坏)、用不同颜色标注
考虑到现在有很多思维导图的软件,如Xmind,软件内嵌了很多结构模板,所以你甚至连画图和颜色标注都省去了,主要就是进行这个工作:
分类再分类
这其实就是金字塔原理的核心,称为MECE原则,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三、如果想用的更好,也许你可以这样思考
(一)BOIs
BOIs全称是Basic Ordering Ideas,可译为基本分类概念,思维导图最重要的是确认基本分类概念,基本分类概念要容纳最大的联想数目,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分类和整理。在思维导图主要的枝干上需要考虑所使用到的关键词是否能够容纳自己所想表达的所有信息。
我的理解是,在主要的思维导图枝干上你需要使用一些在分类上的专有名词,比如“国家”“水果”“演艺圈”“智能手机”等。
(二)Brain Bloom
可以翻译成水平思考、联想开花,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如“小鲜肉”,把你能联想到的所有信息都以关键词方式写下来。你可以参考以下3种思考方式:
从“相反的”“相近的”“相关的”方向上找信息,比如“小鲜肉”可以对应“怪叔叔”“大叔”“姐弟恋”“演艺圈”等等。
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找信息,比如“小鲜肉”可以对应“五官精致”“皮肤白净”“淡淡的清香”“笑声动人”等等
从5W3H去思考,即Who、What、When、Where、Why、How、How many、How much,比如“小鲜肉”可以联想到“阮经天”“陈柏霖”“李易峰”等人,联想到这些人拍的电影等。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方法是在大学选修课“商务英语”这门课上,外教老师推荐的:在写作或思考的时候,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写出所有相关的关键词,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暂时不必在乎逻辑和分类,等都写完以后,你明白你想要的东西就在纸上了,然后做关键词挑选和分类工作。
(三)Brain Flow
可以翻译成自由联想,从任何一个主题出发,想到什么就继续写下去,比如“小鲜肉”—“阮经天”—“身材好”—“爱运动”—“健身房”—“胸肌、腹肌”。
不过,我自己在实践中并没有感受到这种自由联想的显著效果,书上是这样说的:
自由联想中的联想过程,具有可以增强我们记忆力基础的功用,每个想法中间的连接点,就像一个个“钩子”的角色,只要你刚刚的练习是认真做的,是自己想的,现在这个钩子就可以做好把刚刚的内容一个接一个钩出来的工作。
总结一下: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记忆,提高逻辑能力。
思维导图在使用软件的情况下主要工作仅是“分类分类再分类”。
如果想要做的更好的话,可以进一步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
以上。
参考资料:《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陈资璧 卢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