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在对方的脉络中

2025-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诗心小鹿

    为何要在对方的参照架构下、在对方的脉络里对话或工作?我理解,首先要理清楚自己的角色,比如是咨询师,还是家长,又或其他角色。其次是你为何要与对方工作/对话,你的目的是什么呢?比如作为咨询师,本身就是助人自助的工作,在对方的脉络里工作,不仅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信任的、合作的咨访关系,而且对方也更积极主动、更敞开地探索自己,找到想要的生活、看到自身既存的优势、能力、资源、胜任之处等,为接下来实现想要的生活而尝试的小步行动等。在对方脉络里工作,是视对方为专家、主角,咨询师是催化剂、探宝者、水引子。作为家长也一样,在孩子的脉络里与之对话,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关注,而且把孩子事当回事,视孩子与自己是平等的、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哪能力的独立个体。在加上用心倾听的姿态,努力听懂其抱怨、牢骚、愤怒等情绪与行为背后的期待,听孩子积极、正向的一面,听他想要的、渴望的、期待的、计划、打算、下一步行动,可能的困难与解决方法等。当家长能贴近孩子的世界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时,家长的建议、指导孩子也会认真地对待。在孩子的脉络里对话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孩子是专家、是掌控者、是主导者,家长是引导者、支持者、促成者。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云手三步”就是最好的参照方法。再者,秉持“有效继续,无效改变”的观点。可以观察在咨询中、生活中,这样的做法是否有效,即是否靠近目标。如果效果不理想,要么是心太急,没有立竿见影,只有循序渐进;要么看看哪里出来偏差,能哪里需要调整。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3059天,2025.10.1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