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10:行而知之“知”

2023-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冈

《中庸》10:“行而知”之“知”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孔子说:“颜回的为人啊,选择中庸之道后,有点滴收获、心得,就紧紧攥在手中,牢牢铭记于心,决不肯使之丢失。”

学历教育与学力教育的最本质区别是什么?现行的研究生之前的本科、专科教育统称为学历教育,旨在表明学习者的学习经历,通过学习、考试获得一种学习经历上的证明与认可。研究生及其以后的硕士、博士教育,统称为学力教育,表明学习者具备了相应程度的学习力。学力教育是通过以论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问题解决能力考察来得到确认的。也就是说,学历教育如果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的话,学力教育一定是主动的、为着解决问题而展开的学习。

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之中,以“直”“勇”显著。在“学而知之”方面,众人对他的评价是“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个人因为听闻而有所得时,如果不能亲身实践、体察,唯恐再有所听闻。可见,子路已经很重视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了。这个阶段的子路,已经达到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程度了——尚未达到为解决问题而学习的程度,却已经超出了“为知而知”的水准。

正因为如此,孔子才肯把他叫到身边,给他开小灶——小子,我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知。孔子的那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使得子路从此登堂入室。庄子讲“生有涯”“知无涯”,用有涯的人生试图去穷究无涯的学问,最终一定会陷入深深的无奈与倦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既然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都会存在认知边界,都会有边界以外所不知道、无法察觉、不能预判的领域,既然如此,不如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信守常道、常情、常理,按照常道、常情、常理去解决和处理问题,这便是孔子称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的中庸之道了。

在孔子心目中,颜回是发挥、实践自己这一思想的最理想的人。以至于当颜回不幸早死后,孔子伤心至极,大有“道之不行”的感慨。早已进入迟暮之年的孔子,到哪里再去找颜回那样的发挥、实践中庸之道的理想人选。要知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它弟子不过能坚持几天而已。要知道颜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知道颜回“在人不堪其忧”的处境中能做到“不改其乐”。

颜回怎样发挥和实践中庸之道呢?

如果说子路是由知而知的话,颜回则是直接进入到学力教育阶段的第一人——是为着解决问题而学习的学者——是由行而知的人。

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常情、常理、常道,世人或因为知者之知、贤者之贤在实践和发挥时“过之”,或因为愚者之愚、不肖者之不肖在实践和发挥时“不及”。或认识不到它的价值,压根不把它当回事儿,或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能长期持守它。总之,没有人明白它是解决生之有涯、知之无涯这一不可调和矛盾的唯一可行方案。

只有颜回,认识到中庸的价值后,选择信从它,实践和发挥它,在实践和发挥的过程中,有一点收获、心得,便牢牢攥在手中,深深铭记于心,绝不肯使之丢失。

“得一善”的“善”是什么?是一个人信从善道后的收获,是身体机能的自我奖励——脑中的多巴胺,是按照常道、常情、常理做事之后的甜头。大概也只有颜回那样的人,才会在对中庸之道的深入实践中,不断有所收获,不断接受多巴胺的奖励,不断取得甜头,成为中庸之道的深度“中毒”用户,成为孔子的死忠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