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清明节

昨晚姑父突然和我视频,话完家常后便对我提了三个建议,一是关于工作,不要做工作的机器。二是关于人生大事,旁敲侧击地说我该找个合适的处对象。三是关于孝道。建议我在清明节这样的日子也应该用行动表达对已逝先人的思念。而这也正是清明节存在的意义。
我虽然觉得有些意外,但脑海里浮现的是自幼记忆开始,每逢清明节,父母都会前去祖坟烧纸送灯,表达对先祖的想念也希望保佑身边的亲人平安,幸福。是缅怀过去,也是希冀未来。心里明白,已经成人的我应该学会将这份传统美德传承。但似乎更多的偏向于仪式。
姑父看我诧异的表情,委婉的说道:“你可能现在还不太理解这种情怀。”
悼念已逝,是想要告诉他们,他们一直在我们的心中。可是,实话说,我们的世界相隔很远,似乎我出现的时候他们早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所以即使行动上保持这种仪式感,在情感上还是很难产生那么强烈的共鸣。
对我来说,我是幸运的,印象中,想见的亲人都还在身边。他们有俊朗的身体,开朗的笑声,风生水起的生活。也许人生的旅途会有一些挫折,然而他们都依然坚强的迎对风雨。
努力记住亲人的生日,亲口送上祝福,无论在何地;习惯着打电话问候一声,无论有多忙碌;这些细微的关心传达着我们心中的牵挂。我做的还不够好,但是想要慢慢学着多做一些。亲情的温暖,需要一点一滴的相互传递。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种情谊,但唯独亲情,历久弥坚,矢志不渝。也正是这一份伟大的亲情,让我们有了战胜荆棘的勇气。
祭祀,扫墓,无论何种形式的孝道,某种意义都是在教会我们学会感恩。感谢先人留下的一切,尤其是生命,是创造一切的源泉。
有了感恩才会珍惜。
这可能是清明节的另一层含义。
因为珍惜,才不会有遗憾。
刚下班,今天没有机会按照姑父说的那样去做,但还是希望用这一种方式去表达我的慢慢理解。
晚安。
清明时节雨纷纷,没有下雨的清明,也很适合相拥亲人念故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