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心灵港湾 | 我与大观园的不解之缘

2020-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巧说诗语

                  一

这些年来,在北京逛的最多的公园,除了动物园就要属大观园了。

第一次进大观园,是我十多岁刚来北京的时候。那时虽不似刘姥姥逛大观园——眼花缭乱,但却如黛玉刚入大观园时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年前拍下的大观园南门景象

因为那时我虽读过《红楼梦》,无奈读完却又全忘光了。所以我不敢瞎走,瞎说,我总害怕不小心就读错了牌匾上的字,那时的我甚至对不上宝玉、黛玉、宝钗都分别住在哪个院子?唯一知道的就是李纨住的是稻香村,只因为那里与众不同,显得和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

于是我偷偷的听别人说这里叫什么名字,是谁住的地方,暗暗的记在心里。各个院子的牌匾和对联上有不认识的字我也暗暗记下来,好回去查字典一一学习。以免下次再逛时还是一无所知,只能逛个热闹。

                        二

而我再逛大观园时,就是转眼的13年之后了。但这次再逛大观园,我却几乎就把它逛成了自家后院。只因离的不远,所以常常来逛,甚至是有空就可以随时来逛逛。

我看过大观园一年四季的景色,从牡丹花开到白雪皑皑……

我看过大观园一天的不同景象,从日出到日落……

我走过大观园里的每一个角落,从怡红院到稻香村……

其实我认真逛大观园的时候屈指可数,一般都是随着心情,走到哪儿算哪儿。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休息的时候来这里散个步、走走路而已。

                      三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从南门进大观园。进去之后映入眼帘的便是“曲径通幽”,夏天时因为避暑我们会选择直接从这里穿过去,其他时候我们则会先向左转,经过“翠烟桥”,来到“怡红院”。

怡红院因着院子里一边有棵芭蕉(绿色),一边有棵海棠(红色),宝玉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将其取名“红香绿玉”,后来元妃省亲时,因不喜“香、玉”二字,就将之改为“怡红快绿”,后来简称就叫“怡红院”了。

怡红院可以说是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宝玉在这里经历人世间所有的繁华,后来看破了红尘俗世,便决定出家归隐。怡红院顾名思义也就成了“遗红怨”。

我们不曾见证过它的繁华,如今只留下84年拍电视剧时留下的旧址……就连昔日混在女孩堆里都不失风流倜傥的欧阳奋强,如今也成了中年糙老爷们,此情此景让“怡红院”情何以堪?

冬天来怡红院赏雪景的人们

坐落在怡红院后面的便是栊翠庵,它是妙玉在大观园中的修行之处,是一所园林中点景的尼姑庵。后来惜春出家,也是住在此处。

栊翠庵院内花木繁茂,种植了数千枝红梅,据说是“红心腊梅”,它的花瓣比素心腊梅稍尖一点,花蕊有点红中带紫,香气上仿佛也更胜一筹,值得细细品味……

我最喜欢在冬天来这里赏梅,尤其是下雪天。那时梅花如胭脂般盛开,再映着这漫天白雪,这白雪红梅之境自会让你流连忘返,可谓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离开栊翠庵,穿过嘉荫堂,往右走你会经过“凸碧山庄”。凸碧山庄是《红楼梦》里中秋夜贾母赏月的去处。因建在山上高脊处,故名凸碧,与近水低洼处的“凹晶溪馆”成对景建筑。《红楼梦》中贾母率众人在此处赏月,玩击鼓传花游戏。那时想必是“明月清照,笛声悠扬”,想想书中赏月的画面不禁使人心旷神怡,无比向往,希望自己也能在晚上来此赏一回月,方才不枉此生。

过了凸碧山庄再往南走,你便会看到“省亲牌坊”、“顾恩思义殿”。这里是大观园的主景,元妃省亲活动的主要场所。这里的玉石牌坊高八米,宽十一米,宏伟瑰丽,正殿顾恩思义殿巍峨耸立,匾额及对联均为元妃所题,正殿后为大观楼及东西配楼。整个院落充满了皇家邸宅的豪威、华贵的气派。想像着元妃时省亲时的奢靡和热闹场景,再看看如今气派虽在,但却是如此的冷清和萧条,不禁让人感叹这世间的繁华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走过“太虚幻境”,其实你并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毕竟我们未曾神游过“太虚”之幻境。“大戏台”也不过就是个戏台子罢了,没有演出时更是没有什么看头。

终于来到了整个大观园我最喜欢的院子“蘅芜苑”。

刚来到这座院子的外围时,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想必你也会像贾政一样想道或是说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

但当你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花香之可比。你必定还会像贾政一样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

只因宝钗不喜欢花儿粉儿,所以这里没有一株花木,全部都是各种异草,如蘅芜、杜若、茝兰、清葛、金簦草、玉蕗藤、紫芸等。我最喜欢蘅芜苑的原因只因草虽不若花之艳丽芬芳,但却独自生长,自有异香,别有一番韵味。宝钗选择此处居住,也反映出她为人处事的低调内敛和藏愚守拙的处世哲学。

我更喜欢秋天来这里,因为那时别处院子里百花都已凋零,但这里的藤草却红遍了整个院落,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清气怡人。那些挂了果的香草不仅没有枯萎,反而在萧索的秋天的映衬下,更加苍翠。

秋天我在蘅芜苑的假山旁

从“蘅芜苑”再往南,便是“红香圃”。我最喜欢在春夏之际来这里,那时牡丹、芍药竟相开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走近前来,映入眼帘的三间小敞厅便是红香圃,即《红楼梦》中所写的芍药圃,专为观赏芍药而建。其东面是藤萝架,夏季一片绿荫。“湘云醉卧”的趣事便是发生在这里。

从“红香圃”再往南走,你便会发现一家像极了农舍的所在,那便是“稻香村”了。据书中描述:“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此处与大观园其他建筑的富丽华贵不同,别有一番景致,此处的田园农舍,一派郊野气色,想必也会引得你如贾政一般有种莫名的想要“归农之意”。我尤其喜欢稻香村院内的龙枣树和院外的那亩稻田……

从稻香村往西走,经过暖香坞、秋爽斋,我们便来到了潇湘馆。它与怡红院遥遥相对,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寄居荣国府的住所。贾宝玉曾提匾额:“有凤来仪”,后文中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而更名为潇湘馆。

潇湘馆的外墙是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 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此处是黛玉自己选定的,因她“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她在这里伴随着修竹、诗书、幽怨、孤独和泪水,度过了一生。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

此处景点夏天来游最适合不过了,清凉舒适,避暑最宜。冬天则显得凄凉和阴冷。

我也曾去寻觅“黛玉”,哦,不,是陈晓旭葬花之地,不过就是在一处角落上有那么有几株桃花罢了,感觉也不过如此。

我赏春、惜春、叹春,却不悲春。花自会有花开花落,人总会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黛玉说是悲花葬花,不过是悲己葬魂罢了。我不是黛玉,我没有那么多喜,亦无如此多的眼泪,我但学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

最值得一提的是夏日的大观园。那时,这里将是绿荫环抱,荷花娇艳绽放,花儿清香,风景宜人,尽显江南园林美景。

我们喜欢坐在荷塘边的长廊或凉亭里,一边纳凉,一边欣赏荷花池里的荷花。

在大观园曲折的荷塘上面,放眼遥望,看到的是田田的莲叶。叶子平铺在水面,像亭亭的女舞蹈家的舞台。在层层的莲叶中间,点缀着白色、粉色、红色的莲花。各种亭台楼阁与湖光莲色互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

我拍摄的大观园的荷花 我随手拍下的荷花

依靠在栏杆之上,脚下是石桥走廊,面前是荷叶荷花,岸上是垂柳丝绦,一幅江南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阵阵微风吹过,荷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在大观园中漫步,走在绿杨荫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时而看见“怡红院”、“潇湘馆”等等《红楼梦》中的景象,又好像看到了像酒坊的地方,原来是来到了“稻香村”......走着走着,仿佛自己来到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来到了荣国府,侧耳细听,又好像听到了宝玉、黛玉、凤姐等人的欢笑的声音......

然而我最喜欢的却不是大观园的夏天,而是它的秋天。我爱那满眼的金黄,我站在树下,凝神瞩望着那金黄的叶子一片片地落下,我对它的喜爱以至于难于言表。于是,我只是潇洒的走过了它的秋天……

我对这张作品也很满意 我拍的大观园景中最满意的一张 秋天时我拍摄的大观园院外之景 随手拍下我喜欢的蘅芜苑的草藤 我拍摄的秋之景 我潇洒的走过它的秋天

                      五

其实现实中的大观园没有多么大,也没有多么特别,只是因为《红楼梦》赋予了它特别之处,赐给了它以灵魂。还有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所以这里即使你年年逛,月月逛,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只因你每次到这里的心情不同,只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对红楼的理解也会不同………

在这里我见证了大观园的春夏秋冬,大观园也见证着我从少年到中年。或许还有暮年……

就这样我与大观园结下了许多不解之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