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散文集远航文集

与你无关何必那么作

2018-04-08  本文已影响161人  佛羽心
与你无关何必那么作

有一种错误的认知:“我的世界即是真实的世界"。

于是,推演开来:“我”的世界里,“我”是主角;真实世界里,“我”也是主角。

于是,认为你的所思所想,众人都在揣测;认为你的一言一行,别人都在关注。

于是,认为他人的言语神情,皆与你有关;认为别人的举手投足,都因你而起。

于是,TA为什么那么做,TA为什么会说这些,TA为什么有那样的神色......执着的认为这与你有关,始终处于云思维的无法自己的状态。

于是,主动去示好,或去“挑衅”,给TA一点恩遇,或冷嘲热讽,或当众难堪,只为告诉TA,言语、神情已经伤害了你。自己始终处于亢奋的应战状态......

事实果真如此吗?

换位看看。有哪个人或哪件事,会长期牵扯你的注意力,占据你的心理世界。其实,每个人更多的体验是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需求与喜好。国际上的地区热点问题,和自己花前月下的一次约会,哪个你会更花心思;世界那边的一次恐怖袭击,和自己的这一次感冒,哪个更牵扯你的精力。即使是父母、爱人或子女,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人,每天出现在你脑海中的次数和时间有多少?

每个人都是TA自己世界的主角。

别人不会在你头脑里长期驻足或停留,你也同样不会在TA的脑海里长时间盘踞。其实很多情况下,TA那么说或那么做,有TA自己的理由,但99%与你没关系;而你却心甘情愿把这99%与自己关联起来,并臆断建立了种种逻辑,让一切都有了“我”的意义;接下来,所采取的自以为是的行动,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回应;于是,认为这是一种不友好;于是,采取进一步“行动”。很多人间悲剧、闹剧就这样酿成。事后,当事人往往会发现,你和TA当时都以为对方有“那个意思”,其实彼此真没“那个意思”。

可见,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自我为中心,过度解读别人的言行,会用臆断代替真实,渐变成自说自话,最终成了你自己导演的一场闹剧,而你自己成了这场闹剧中的真正主角。

即使你是特朗普,也抵不过我口袋里的两块五。

其实没人那么关注你。无论你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在别人那里很快会被遗忘,就像别人的什么言语甚至过激行为,在自己这儿也会随时间,最终淡出记忆。

这不是在为自私代言。

心理变化是由外界刺激引发,包括来自感觉、知觉等在内的多元途径采集的各类信息,别人的言语神态,在你接受的刺激源和刺激总量中,只是视听觉渠道获取的一小部分。如果,对这一部分无度夸大或过度解读,大脑最终得到的情报,必然是一个经过演绎的虚幻“哈哈镜”影像。

还原真实的情绪体验,正确看待人和事

不过分解读,不夸张,不压制,不演绎,知情意就在那里,是一个整体,那就是你,是自我存在的一种形式。

一句话:与你无关,何必那么作。


牛逼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