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讲透资治通鉴》014 豫让到底应该怎么死?
一、简述武士道精神并举例说明武士道精神的精髓。豫让到底是自杀还是被赵无恤处决的?这背后有哪两套古代意识形态针锋相对?
答:1、简述武士道精神并举例说明武士道精神的精髓
①中国封建家臣“委质而策死”的这种操守,在日本叫作武士道。
②“委质为臣”的特点是:只是把个人性命交给了主君,个人荣誉感不会让渡出去。
③比如:《吕氏春秋•序意》中豫让的朋友青荓在桥下发现刺客是豫让,在道义上就面临两难,如果上去向主君如实汇报,那就有违交友之道,太不够朋友了,但如果装聋作哑,那就有失为臣之道,对不起主君。两难之下,青荓选择自杀。
④从此例可看出“委质而策死(武士道)”的两点精髓:
一是,只是“两难”而不是“多难”
青荓自杀时,在道义上只面临两难,而不是多难,也就是并不同时存在自杀是否愧对父母、有悖孝道或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伦理难题,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委质为臣”的仪式就已经基本排除了孝道问题,家臣的人身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不再属于自己,也不再属于父母和家庭,而仅仅属于主君;
二是,荣誉感并不随着人生所有权同时让渡出去。
对于青荓而言,虽然对主君的义务高于对朋友的义务,而背叛朋友却会给自己带来名誉上的污点。“委质为臣”只是把个人性命交给了主君,却不应该把荣誉感同样让渡出去。
2、豫让到底是自杀还是被赵无恤处决的?
①《史记》和《战国策》明明都说豫让最后伏剑而死,是自杀,《资治通鉴》却说的是在桥下抓到豫让之后,“遂杀之”,没什么废话,直接把他杀了。
该信谁?不该信谁?
②我们参照记载豫让事迹的最早的史料: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并没有记载豫让之死的详细经过,却(从青荓“乃退而自杀”)可以使我们相信,自杀才是最合情合理的结局。
(豫让既然已经对智瑶尽了心,尽了力,也感受到了赵无恤的仁至义尽,除了自杀,也没有其他路可选了。)
3、自杀还是处决,背后有哪两套古代意识形态针锋相对?
①背后是推崇“武”还是推崇“不武”这两套古代意识形态针锋相对。
②从春秋战国到汉朝,武士道精神很受推崇,所以战国年间成书的《吕氏春秋》,汉朝成书的《史记》和《战国策》,都很喜欢讲快意恩仇,重义轻生的“武”的故事。
③但这种精神逐渐退化了,发展到后来,百忍成金、唾面自干的生活智慧占了上风。
(分享一则宰相由“坐而论道”到“脚踏实地”的故事——《如果这是宋史》“...... 接下来就是赵匡胤了,历史传说赵先生出身五代时的武人,对文官们天生就不大感冒,何况还要收回君权,来个强干弱枝。于是他在把相权一分为三之后,还在某天耍了个小花招。那时还是范质、王溥、魏仁浦当宰相,手拿文本正常说事,赵匡胤突然说,爱卿们暂且闭嘴,我眼睛突然间花了,看不清你们,近前来,咱们离近了好说话。
三位宰相起身离座,近前回话。结果办公完毕再回头时,座位全都不见了……从此以后,就连大宋第一宰相赵普都得站着上殿,挺直了做人,永远“脚踏实地”。这也就成了宋朝的规矩......”)
二、“武、“不武”取意于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中的“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中国民族之不武,则第二之天性也”,这个命题合理吗?为什么?但为什么中国的武士道没能延续下来呢?为什么百忍成金、唾面自干的生活智慧占了上风呢?梁启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答:1、这个命题合理吗?为什么?
这个命题不但很合理,还可以推而广之,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一来你争我夺是人的天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二来快意恩仇也是人的天性,正是基于这种天性,才衍生出公平、正义的观念。
2、但为什么中国的武士道没能延续下来呢?为什么百忍成金、唾面自干的生活智慧占了上风呢?
梁启超认为,这都怪统一专制政体。
这种政治结构,追求的是皇权独大,天下皆弱,以一强驾驭群弱,秦始皇就是始作俑者。久而久之,中国人也就没了血性,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3、梁启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梁启超写这部《中国之武士道》,列举中国历史上各种武士道精神的榜样,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豫让,目的在于“以补精神教育之一缺点”。
三、熊老师在文中说“......但梁启超有一点没想到,那就是一旦把豫让的价值观放在民族国家兴起的晚近社会,竟然会和现代观念里的爱国主义发生冲突”,是何冲突?
答:豫让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在豫让这里“士”为谁死,“女”为谁容,是可以有选择的。
而现代观念里的爱国主义是:爱国是与生俱来的义务;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