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是孩子,请跟着一起成长
其实这个题还是不太敢去触碰,就像几年前一直不敢想象有孩子的生活会怎样,因为我是这样一个害怕吵闹的人。但有孩子两年后,自己最初的一些想法也随之改变了许多,不再那么执拗,也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一点。
和他对话,你也可以是孩子
从他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心里就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好爸爸,而后的现实却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是。看着他柔软的小身体很多时候都是茫然无措的不敢抱起,平时不苟言笑的我面对这个时而微笑时而哭闹的小家伙还真是让我眉头紧锁,明白不了他的开心因何而起,更明白不了他的哭闹因何而生。我感觉我带娃不仅是没天赋,更像是智力缺陷。
好不容易,一岁的他开始学走路、认人、说话,当时颇为兴奋的我打算趁此机会让他体验一下当年他爸初入学习时的‘快乐’。然后从网上给他买来各种洞洞书、动物书、水果书、、、、、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每本无一幸免地被撕烂,更让我心碎的是每当他撕烂一本的时候除了嘴里兴奋的叫唤还要不停地为自己拍手鼓掌。每当父亲这个角色的权威遭到撼动之后,大多时候我只能无奈的选择了投降。
但是,多相处下来 ,当我把父亲这个角色转换为与他同龄的小朋友之后,发现他的抵触行为更少了,诱导之下反而他居然能顺从着做他之前强烈抵触的事情。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都有些大男子主义,但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需要我们俯下身来与他们更加亲近的对话,以朋友之身份去陪伴他们的成长又有何不可呢?
孩子,你慢慢来
之前读过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目送》,但她的《孩子你慢慢来》还不曾涉阅。但我知道她还是保持了她一贯的风格,做个有思想的作家,做个有智慧的母亲。也是从她的书中,渐渐感受到,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是可以小到生活点滴大到国际政治无话不聊。看到孩子慢慢长大,估计也就是这般既无奈又幸福的期盼吧。
为什么要让孩子慢慢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看清了太多的世间残酷与冷暖之后,做父母的总希望我们能给孩子以最好的,希望他们长大后在这个社会上能有他们的一片天地。所以,大部分父母选择了在起跑线上下功夫,殊不知这也是孩子童年的拦截线。或许其中也有不少父母曾经就是这样童年经历过来的,虽然当时极具排斥抵触,但多年之后,在现实面前还是选择了让孩子重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
他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我心态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曾经觉得我儿子得要出人头地才像是我儿子,但后来渐渐明白让他健康快乐、正直善良、自主独立才是最重要的。给他的人生强行进行选择或许太过霸道,我们想要的真是孩子想要的吗?如果我们自己定下的目标自己不能完成又有何资格将其强加给下一代呢?所以,给孩子慢慢来的机会,也重拾自己慢慢拼的勇气。
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孩子
前段时间,连续出差近半个多月,看着老婆发来儿子一个人孤单的爬着凳子然后转身回望的眼神,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想念这个小家伙了。其实我平日陪伴他的时间很少,晚上基本要习惯性加班,早上去上班的时候这个小懒虫大多还在被窝里熟睡,也就周末的时候能多陪他玩一下。但即使是这么一周两天的陪伴下来,也让一直不喜欢吵闹的我感觉到疲惫,可是要是很久没听到他的哭笑,又会觉得生活里少了些什么,对他也越觉得依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们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孩子。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而父母们也在一天天成长。慢慢褪去自己的任性、忍住自己的急躁、磨练自己的包容,一起为孩子撑起一个有温度、够安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