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书在最适合读的时候
下雨天抱被子坐在床上开一盏小台灯的时候,可以看些热乎乎、美好的、带些烟火气的书。汪曾祺的《生活,是很好玩的》,张春的《一生里的某一刻》,李娟的《我的阿勒泰》,还有张佳玮的《孤独的人都要吃饱》《无非求碗热汤喝》。会有“吃野菜就是吃春天”的功效。
天热的时候换些质感偏冷,没有太阳光、而有月亮光的作家,比如张爱玲。或者冷感的小说,比如加缪的《局外人》;或者锐利的作品,像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一流的审美和毒辣的眼光会令人神志清爽,书里金句俯拾皆是,有应接不暇的惊喜感,像雨后在森林里拾蘑菇。
悲伤难过的时候,就看些开心或温暖的书吧。托尔斯泰说,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但他对我来说还是重了点,读沈从文、《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样慈悲温存的作家和作品,才会觉得世事诚可原谅吧。要么干脆看些朴素明朗的书,《绿山墙的安妮》《小时候》这样的。
等到缓过劲来,需要打鸡血的时候,也可以看点个人成长或心理学方面的书。比如《终身成长》《刻意学习》《少有人走的路》之类,或者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的系列、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的力量》。陷入困惑和纠结的迷雾中时,看这些书也许可以带来行动,而行动是一切情绪的解药,也是唯一光明的出口。
再深一些,静一些的时候,或是需要搭建有体系的思维架构时,可以进一步读需要凝神思考的哲学书籍。入门很适合读阿兰·德波顿,这位英伦才子是把思辨、哲理与简单朴素的语言结合最好的作家,好看又好读。继续往前的话,存在主义有萨特、加缪和波伏娃;还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哲学的作用,是让人有静气,“仿佛一个强盗吞下一粒定心丸。”
经典的书在什么时候都可以读,只是少年望月和中年赏月的心境不同而已。比如四大名著和外国文学经典,小的时候跳过大段不相干的描述,囫囵吞下的是情节;大了以后才能看到字里行间的细节渲染、结构设计、内心张力,才能让书作为光学仪器,照出自己和世间的悲欢。
最适合读书的时候是旅途中。流动的景观、陌生的城市、摆脱日常身份的自由感,都容易让人沉浸、内省和产生灵感。
长途飞行的时候,可以读点小说,《基督山伯爵》这样的长篇、毛姆的短篇小说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或是东野奎吾的推理小说,都很好看。就着舷窗外的连绵白云或壮阔落日,味道更好。
根据旅行的目的地选书,也是事半功倍的方法。一种是看某个作家写的关于某地的书,比如去西班牙或巴黎的时候,可以带上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和《带一本书去巴黎》;去威尼斯时,看阿城的《威尼斯日记》;去以色列,读云也退的《自由与爱之地:入以色列记》;或者反过来,顺着詹宏志的《旅行与读书》去京都觅食,沿着傅真《最好金龟换酒》的足迹去拉美探险。
另一种则是去某个地方时,就读这里出产的某个作家的作品。会对不同水土培育的不同味道,有更鲜明的领会。比如去俄罗斯,读托尔斯泰(或者像木心推荐的那样,由浅入深,先是高尔基,然后契诃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去法国,读雨果、巴尔扎克和福楼拜(《一颗简单的心》);去英国,读哈代、奥斯汀和勃朗特姐妹;去捷克,看米兰·昆德拉和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去土耳其,则可以读帕慕克、伊切·泰玛尔库兰(《香蕉的低语》)。
想弄清一门学问或功夫最精深的奥妙时,可以看“内行人”写的“武功秘籍”,这样可以用最快速度直达“暗门”,领略妙义。比如毕飞宇的《小说课》,就非常精彩酣畅;还有娜塔莉·戈德堡的《写出我心》,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对白》,包括张新颖老师对沈从文的研究,张佳玮写的莫奈,都是如此。
还有一些对应特定心境或需求的书,比如独立女性读《醒来的女性》、伍尔芙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肯定会惺惺相惜;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玩时,《游戏力》可以对症下药;纠结该不该给孩子报辅导班,以及如何培养和教育孩子时,看看《通往幸福的教育》《爱和自由》《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类书,也能缓解不少焦虑。
最后,实在不知道该读什么的时候,可以去看一些文字或思想上乘的大家,这样无论如何都不会失望,比如阿城、王小波。也可以看随笔、专栏集或书评,比如宋涵的《只有时间不会撒谎》、胡紫薇的《如何成为一个妖孽》,黎戈的书评,随手抓起来一小篇一小篇的,没有负担,就像零零落落飘下来的雪花,提神醒脑、干净自在。
微信公号:读舒笔记(everythingabout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