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梧桐树,自有凤来仪
——周末哄孩新法
孩子不到4周,刚上幼儿园,全家都盼着她去幼儿园,她去幼儿园,家里才会安静一会儿。
她在家里,天旋地阵,天塌地陷,“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从人到物,没有不受灾的。即使她病着,一样带病作案,永不倦怠。刚给她把药倒杯子里,扭头倒水的功夫,她一手抓药粒放自己嘴里,一把放水壶里。她自己是一个永动机,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头到脚,从身到心,没有一会闲着的时候。有时候,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我终于君子动口又动手,连吼带骂,连打带吓,到最后,她依然不理不睬,不管不顾,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想不出让她安静一会的好办法,只好由她胡作非为,一旦她做了“坏事”,我就吼她嚷她,怒她吓她,甚至打她骂她。看到她被责骂后稍作老实的样子,我开始反思自己:其实孩子也委屈,没人陪她玩,她自己再不努力玩,想办法玩,岂不是成了傻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跟我相处的和谐点?该动脑筋想办法了。
什么叫和谐?有嘴能吃饭谓之和(口加禾),有口能说话谓之谐(皆加言),我俩玩不到一起,可能因为物质上不满足,精神上不自由,智慧上不够用,简言之,不满足,不自由,不新鲜,所有不快乐,不和谐。
本周末,我提醒自己积极作为,动脑筋,用心思,创造出好办法陪孩子开心的痛快的疯玩。
一、满足她的嘴,让她边吃边学
孩子都喜欢吃,那就满足她的吃。但最好是有条件的吃,比如背完诗吃钙片,但条件最好不要让她感觉到,一旦你带着条件让她吃,她吃的不开心,学的也不情愿。有时候适得其反,不吃也不学。
巧妙的做法是——
宝贝,我们玩吃钙片的游戏好吗?好。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钙片上有密码?我看看。
密码写的好像是“牛角上抹油——又尖又滑”。她笑着重复。
我看你还是把密码记下来,不然这个钙片会不甜的………
像这种编着“善意谎言”,让她吃让她学,她不会反感,只要你在用心陪着她说陪着她吃,她就很高兴。
当然不能总带着条件让人吃,这样的多了就成了“嗟来之食”,不好。每天下班给她带一样小零食,不多,足够让她对你有个念想。
二,自由她的口,让她尽情的说。
与小孩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倾听和对话。不致意倾听,就不会对话。没有对话,就不懂孩子。繁体的“听”为“聽”:“左侧为:耳听为王,右侧的“十”目“一心,意为在听的过程中要一心一意的关注着对方”。认真倾听孩子的言说,听出话里心声,听出话里需求,听出话里的真意,不要打断孩子,不要虚应孩子,要用心说话,用志鼓励,用情沟通。
比如——
快点吃药早点好,不然总咳嗽。
咳嗽好。
为什么?
咳嗽我就可以不去幼儿园了。
1号妈妈:你不吃是吧,你试试,咳嗽照样让你去幼儿园?
宝宝无言。
2号妈妈:宝贝,告诉妈妈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
妈妈,我去幼儿园总想你,特别想你。
2号妈妈就是倾听和对话。1号妈妈是盲听和训话。
倾听和对话的结果是听出孩子的心意和需求,快乐和苦恼,分享孩子的快乐和心愿,解决孩子的问题和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亲子越来越亲,越来越近,越来越爱。
每天一个小时,陪着孩子聊聊天,认真倾听,用心对话,说点傻话一样有意思。我听她说话看她疯跳打滚给她讲故事,拉着手跳了舞唱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当时刻意,想想有趣。
三、创造新玩法,一起学而乐
人要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断想办法,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有意思的玩意儿来访生活,为生活添彩增乐,还能生出创造的乐趣。这周末我们玩了国画,虽然不会画,但是边尝试边创作也很快乐。于是一中午,我们有了以下成果——诗画联璧。虽然难登大雅之堂。
如梦令.画蟹哄孩
周末闲来无聊,不知做甚是好。横涂乱纵抹,女儿攘臂大叫:太小,太小,螃蟹不够解饱!
红蟹在盘《猫头鹰》
画只猫头鹰,借它哄孩好。
学个歇后语,听着挺搞笑。
演绎一故事,没完人早跑。
自省不精彩,莫怪小女淘。
猫头鹰其实,哄孩子也是自己的一场修行。孩子哭闹是在磨练我们的修养,孩子淘气是在增益我们的智慧,孩子无所事事是在考验我们的积极作为。如果,孩子哭闹,我们吼了,孩子淘气,我们怒了,孩子无聊,我们怠了,那说明,我们修行不够,仍需要经事历练,最好先在陪孩子上修炼过关——任凭你闹你疯,我自岿然不动。孩上练,不动心,观自在,自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