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心理简友广场

现代人的婚烟,用道德和责任无法绑架“人心”

2022-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半朵晴天

一到过年, 大家除了享受胡吃海喝的欢愉,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升级的家庭矛盾。

因为过年大家都把关注点从工作上转移到家庭里和对方身上,事情多了,矛盾自然也就多了。

最近,我就同时在帮助两位宝妈调解他们的夫妻矛盾。

但与此同时,作为他们眼中理性又智慧的“成长导师”,我自己也正承受着家庭关系给我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就像其中一位小伙伴问我的那样:Coco姐,你的这些方法,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好难,你自己做到了吗?

我非常坦诚的告诉她:我没做到。

我做到了对家庭的责任、行使该行使的义务、用方法和技巧沟通,但我没做到避免家庭矛盾,没做到解决我家庭的每一次矛盾,更没做到让我自己不受伤害。

(一)夫妻关系的特殊性导致“方法”不管用

夫妻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特殊的关系, 它参杂了爱情、亲情、甚至是友情,它既是恋爱关系、伴侣关系、还是合作关系。

这些元素缺一样,都无法让这个关系保持绝对的稳固,这就是所有的夫妻无一例外都会有矛盾和痛苦的原因。

如果把夫妻关系拉到一辈子的长度,矛盾和痛苦的长度和程度也会随之延长加深。

正因如此,才有了那句著名的“婚烟是爱情的坟墓”。

(二)人为什么会走入婚姻

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绝大部分人还是要前仆后继的走入婚烟呢?

这是因为人类本质上都是害怕孤独的,需要婚烟这种带着法律效应的情感合作模式。如果每个人都单身的话,也不会有家庭这个模式存在,这不符合人类的组织架构,所以人们需要婚烟。

但是婚烟这种形式,并不能承载人所有的情感和性。

所以当一次又一次的家庭矛盾发生,如果没有解决问题和处理情感的能力,两人的关系就会恶化。

关系的恶化只是一种外在的呈现,真正难修复的是那颗受伤的心。

作为一个现代人,除了最基本的饮食住行需求外,还有情感的需求。

为什么父母那一代的感情都很淳朴,通常结婚就是一辈子。

我认为一是传统观念和环境的影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家更多的顾及生存需求,把人类更高级的情感需求暂时放到了一边。

(三)通常人们如何解决婚烟里消化不了的情感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个人感受和情感,在婚烟里,如果那颗心在婚烟里无处安放,就会寻找婚烟之外的人来安放,这就造成现如今婚内出轨率急剧上升。

因为毕竟,离婚成本太高,大家都在说“自由”,我觉得最有底气的自由就是“离婚自由”。

要不明星离婚率高呢,因为他们具备离婚的实力,这个实力不只是经济实力,还有因考虑“形象”问题而不得不体面的处理好家事的实力。

普通人就不一样了,要考虑孩子的抚养问题,还要考虑本来就不多的家底必须分出一半的问题。

所以,有实力有勇气的就选择离婚,没实力没勇气的就出轨,最糟糕的就是在婚烟里彼此痛苦、互相折磨。

(四)解决夫妻关系问题,先解决自己的问题

那有没有一种方法既不离婚还能尽量维护家庭的和睦和幸福呢?

我的回答是:没有!

我见过很多开设亲密关系课程的导师,其实深究他们自己的夫妻关系,也只是维持表面的“和睦”,他们用的是方法和技巧。

但感情,是一种感受和体验,用方法和技巧,只管“关系”,它不管自己的个人感受。

因为幸福就是感受,它不是一种现象和状态。

更何况,不幸福的关系,即便维持了表面的和睦,也不能能持久。

所以,无论是责任还是道德,是方法还是技巧,都无法承载家庭的所有矛盾。

如果非要说一个方法,我认为是“自我疗愈”。

这几年我的婚烟也因婆婆的介入、怀孕生子等,频频亮起红灯,我一度痛苦甚至绝望。

我也想过很多的方法来解决家庭出现的各种矛盾,但是发现越解决问题越多。

因为人在变,环境也在变,矛盾就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

大家都很压抑,情绪无处释放、心也无处安放,再加上生活工作的压力,一点事情都能引爆一场巨大的战争。

曾经以为我们之间什么都可以没有,只要有“责任”,有个共同的目标就可以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行。

但责任和目标,也需要有爱作为前提。

因为一个家庭里面,责任没有一个法律标准,责任可以多也可以少,全凭自愿,最后可能大家争执的点都在“责任”上了。

记得一次产后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跟心理导师讲到我现阶段的痛苦都是夫妻关系造成的,她问我:类似的痛苦以前有过吗。

我想了想,答道:有,但没有这么强烈。

她说:家庭关系不好只是诱因,真正的“因”在你自己。

后来,我开始学习心理学,它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从未被发现的自己,它让我逐渐扩大自己的觉知范围,让我了解了更深层的内在自我,知道我的痛苦是怎么造成的。

外在的因素永远都只是诱因,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内在那些被忽略的黑暗地带。

你能处理好你的情绪、感受,就能解决别人的情绪和感受,才可能解决你的夫妻关系问题。

化解矛盾,而不是逃避矛盾、忽视矛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