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小说:赵老翰在四平街传奇】第一百三十二章 结拜兄弟来贺喜
本文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第一百三十二章 结拜兄弟来贺喜 高谈阔论小餐厅


第一百三十二章结拜兄弟来贺喜高谈阔论小餐厅
赵老翰到门口看到乔本茂说:“乔老爷这么有功夫来我这小店呀。”赵老翰是听到乔本茂说的话了,因而也来一句调侃的话来。
“你这大会长又得女儿,再下敢不来庆贺?”乔本茂笑眯眯地说。
赵老翰一看,乔本茂身后还有两人,于盛泰和杨润昌。赵老翰高兴地连说:“请!快请进!”
张汉卿一看赵老翰来戚了,马上起身告辞。赵老翰拦住说:“都是哥们儿,别走,我给你介绍一下。”随后把三人都一一介绍给张汉卿。
张汉卿一听几人的身份,特别是杨润昌,对赵老翰更加高看了。特别是自己不过是老客,刚刚与赵老翰交往,这也是非常看得起我。于是,张汉卿抱拳施礼道:“我不过是个小伙计,承蒙赵东家抬爱。在下这厢有礼了。”
乔本茂笑道:“汉卿啊,不必客气,赵老翰的老客也就是我的老客。今个儿咱的目的都是一个,恭贺喜得千金,讨饶一盅美酒。两位兄长我说的是不是啊。”
杨润昌哈哈大笑:“什么话到向斋嘴里都是那么的好听,我喜欢。这位哥们儿远道而来,当然是贵客了。云浩啊,你们仨儿早年结义,我虽然是后来的,算不算是后来者居上?这就是命啊。”
几个人没听明白杨润昌话是什么意思,互相瞅瞅没说话。杨润昌笑呵呵地说:“我是不是你们的大哥?”
乔本茂笑道:“玉久兄,有点意思,我们这几个人就数你岁数大,哈哈,真是后来者居上。”
杨润昌又笑眯眯地说:“听向斋说,你请来的大厨手艺特别高。今个儿我得好好品尝品尝。啥连福楼、公记呀,我都不去,就在你那小餐厅遒了。”
乔本茂:“玉久兄说得对,那可是一级大厨。开饭馆、酒店都不成问题。你赵老翰魅力十足啊。”
杨润昌一愣:“大厨是女的?”
于盛泰笑道:“向斋开玩笑呢,谁见过请女大厨呀。哎呀,是不是你向斋老弟呀。明个儿我就去你铺子后厨看看去。长的好看不。”
乔本茂:“好你个云浩。”
赵老翰看三位兄长开心说笑,自己也非常高兴:“我马上安排,汉卿,你就帮我陪陪哥们儿。”
所谓小餐厅不是餐厅小,而是大餐厅相对而言。大餐厅就餐的都是伙计,来小餐厅吃饭的都是义和顺掌柜的。这里都是单独的包间,平常也能招待客人。乔本茂说的大厨,是赵老翰老家人,特意送他到外地进行培养过的。而且当义和顺的大厨,每年收入只会比一般的酒店多。所以,来义和顺都想品尝大厨手艺,而不愿意到外面的饭店去吃。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且说哥几个来小餐厅,小餐厅也没什么特别的,来到这里主要是想品尝,赵老翰特意培养的大厨手艺。
赵老翰领人进了小餐厅,义和顺大掌柜听到动静,都出来打招呼。进入专门预备招待客人用的屋里后,赵老翰坐在主位上,左手是杨润昌,右手是于盛泰,乔本茂和张汉卿分别坐在两侧。
这时,大厨进来很客气地问:“各位大人,想吃什么菜,什么口味的尽管提出来。我会让各位大人满意的。”
赵老翰一笑说:“这哥几个山珍海味都见识过,嘴刁得很。你得下下功夫,让我的兄长们见识见识。”
哥几个没说几句话,大厨就把菜炒好了。四样海鲜全是大连的。四个菜是:“干烧鲳鱼、焦熘虾、葱烧海参、清蒸飞蟹。”
赵老翰说:“汉卿提供的,这不到大连转一圈带回来这些,诸位先尝尝鲜。”说着左手拿起筷子夹起一块海参,放入嘴内咀嚼起来。咽下后说:“这菜真不错,我去大连吃过一回,植森跟我说泰华楼葱烧海参最有名了。不错,不错。多亏带回来一些,看来我得让植森多买些好玩意儿了。”
乔本茂笑道:“翰臣啊,你现在吃海参这玩意可不太对劲儿呀。弟妹吃之肯定好过它物,因为产后衰老孱弱,最好是用猪、羊肉同煮,无须葱烧。”
赵老翰一喜问道:“真的呀,我还没往那上想,要是玉花吃了好,肯定得做给她吃啊。向斋兄你真行,这方面也懂啊。”
乔本茂微微一笑说:“瞅你说的,没读过私塾啊。叫个秀才不但是个美食家,还是半个中医腻。有个叫王孟英的,别号半痴山人,他写在《随息居饮食谱》清清楚楚写的。而且,《本草纲目》就说过:‘海参润五脏,滋精水’。我不过看到这道菜,想起前人说的话来。 ”
杨润昌笑道:“向斋老弟,真是白瞎你这秀才了。要不做买卖,准是当官的料。”
张汉卿也说:“红烧海参是达里尼有名的泰华楼的名菜。”
于盛泰笑道:“看来,汉卿老弟也是个吃货呀。”
张汉卿脸一红说:“吃货还真当不上,不过略知一二。”说着夹了一段焦熘虾,吃过后说:“翰臣真是有心人啊。你们可能知道,大连的饭店大多都是山东过来的人开的,主要是福山人。我随东永茂搬到大连后,就听当地人说:‘东洋的美女,西洋的楼,福山的厨子遍全球’。”
乔本茂大笑道:“赵老翰啊,去大连尝没尝尝日本娘们的滋味呀。”
赵老翰很自然地说:“哪有那功夫呀,植森也没领我去那个地场呀。再说了,辘轳把街上好几个料理,尝日本娘们儿还用那么远?”
张汉卿突然说出这句话,其实表达的意思就是一字——“多”!
西洋楼多:沙俄侵略中国东北时,逼迫清朝政府同意修建满洲里到大连的铁路。大连成了沙俄的租界地,在沙俄占领期间,它们修建了不少西洋式的楼。
福山的厨子多:福山位于山东半岛,那里的人,早在前清时就飘洋过海来到大连,开饭馆是他们的谋生手段。他们把鲁菜系列带到了大连,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只要人品尝过的都开口说好。因而就有了“福山的厨子遍全球”之说。
东洋的美女多:东洋美女也就是日本女人。日俄战争后,占领了从宽城子以南的铁路,包括大连的租界地。占领南满铁道后,不但组建了日本关东军和铁道守备队,还大量地往东北进行移民。这些移民到这里进入各行各业,所谓门类齐全。特别是日本女人,她们都承担着日本帝国主义赋予的重任,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出没在各个角落,搜集各种各样的情报,为侵略占领东北乃至整个中国进行准备。
五站确实来了许多东洋女人,她们的职业不同,但都承担着帝国赋予的任务。例如山田欣雅。虽说不是专业间谍,她也得听从指令,暗中千方百计接近赵老翰,尽可能搜集赵老翰的一切行踪。估计,赵老翰安排这些人吃饭的报告,很快就会放到满铁事务所调查课的案头。
杨润昌看出赵老翰不愿意说这种话题,为了转移话题就说:“张汉卿,汉卿啊,咋一听这两字儿这么耳熟呢。我才想起来,张大帅儿子的表字不是叫汉卿吗?”
杨润昌说出张学良的表字,在坐的人除了杨润昌,谁都不清楚。所以,都愣眼看杨润昌是啥意思。
杨润昌笑道:“没啥意思,我是说你的名正好跟张学良表字一样。故有此一问。”
张汉卿这才明白:“原来这么回事儿,我长这么大还不知道有人跟我重名。对了,我爹给我起名叫明哲,表字汉卿。成人觉得啥名儿、字儿的,干脆就叫汉卿得了。所以,我从来不报名的。”
张汉卿这么一解释,大伙这才明白。
此时的赵老翰们还沉浸在发财梦想之中,善良的中国人还蒙在鼓里,而日本帝国主义份子们,已经完成了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就等待和寻找侵略中国的时机了。
赵老翰端起酒盅:“我敬兄长们一盅,这次完成给秦代表的任务,多亏帮忙。还有汉卿,让我找到了可靠的老客。平常大豆买卖我不必依靠三泰栈了。”说完举盅就喝了。
其他人也都一一喝干了。
于盛泰拿起酒壶,给赵老翰倒满一盅,自己的盅里也满上,端起来说:“刚才说的都是小插曲,赵老翰,恭喜你又得千金。”说完跟赵老翰一碰盅扬脖就干了。
乔本茂给赵老翰满上一盅后说:“得了,咱们一起恭贺,分头敬赵老翰又得爬下。”
其余的人都同意,把自己的盅倒满后,共同举盅一起喝了。
赵老翰放下盅后说:“各位兄长,还得说谢谢呀。我想说刻‘四平街市纪念碑’的事实属不知,也不知谁张罗的。都没吱会儿一声。”
于盛泰的铺子在中国街,他摇摇头说:“我也不知情。我看发起人有翟小鬼,同甡和经理李芳园;连五站的天益亨的冯士元,玉成隆曹国勋,富盛成陈崐山都有名。五站的裕庆亨拿了三十块大洋,长盛魁拿了二十块是捐助人。”说到这,于盛泰笑笑说:“你别把子的天增长也是捐助人拿了三十块大洋。”
赵老翰一笑:“算了不提它了,我还做了个恶梦腻。”
杨润昌笑道:“那个啥,是不是见到吴督军怕了?这可不是你的性格。”
赵老翰哈哈大笑:“玉久兄,那得怨你。跟我叨咕那么多糗事儿,在梦里都叨咕出来了。”
众人听了一愣,随后都七嘴八舌笑着问:“快说说,啥糗事儿助助酒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