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学”
本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己。参与书香澜梦推文第99期《学》的专题活动。

学,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字的词汇很广,如学无止境,努力学习,真才实学,学海无涯,学习心得,学而优则仕,学习典范,学文习武,勤奋好学,莘莘学子,邯郸学步,学习园地,学术报告等等。本文只阐述“偷学”。
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袁大海。他从小就很聪明伶俐,懂事,懂礼貌。看到比他父母大的老人,就会叫爷爷,奶奶,亦或是大爷,看到与父母同辈分的人,会叫大伯,伯母,或是大叔,大婶。比自己大的,会叫大哥,大姐。村里人都夸他是个懂事,懂礼貌的孩子。
他从小就很喜欢读书,做事也很勤快。他小学毕业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后期。那时小学生升学不按考试成绩录取。要生产队的贫农代表签字,才可升级书读。那是讲阶级斗争的年代,他家里是下中农,按当时上面的政策,贫下中农的孩子是可以读书的。由于那个生产队的贫农代表的前嫂嫂,在解放前与他叔公有染,他觉得辱没了他的家风,而大海的叔公是个没儿没女的老人,从他那里报复不到什么,他就从他的旁系亲属下手,不让大海去读书。还说这个大海太聪明了,读到了书将来肯定有出息,不能让他有什么作为,只能让他在生产队当个农民,永远也不能让大海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还是当着大海和大海父亲的面这样说的。
大海当时才十四岁,还是一个孩子啊!就被人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力!他哭了,他哭得很伤心。他的老师说:他们学校也没办法,这是上面的规定,只要贫农代表不签字,他们学校就不敢接收。
大海受到打击后,他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晚上在家夜深人静后,点着用蓝墨水瓶做的简易煤油灯,开始自学文化。没有书,他就问他的朋友借。有一次晚上他点灯早了些,被他父亲看到,便被父亲狠狠的骂了一顿。父亲的意思是人家不让你读书了,你还自己偷着学,学得有什么用呢?再说,你学好了文化,我无权无势,你还不是只能在生产队种田吗?有什么用呢?没有文化照样可以种田啊!你看书既浪费了煤油,又影响了睡觉休息,明天早上起不来床,不能出工赚工分,小心我揍你。

大海无奈的息灭灯睡觉了。父亲是个文盲,他那里知道儿子心里的梦想是什么呢?更不是儿子这时需要什么才能抚平他内心的创伤。大海理解父亲的话,但他实在是心有不甘。为了避免父亲的责骂,他每天在生产队拼命的干活,颇得很多人的肯定,在同龄人中,他的工分最高。
而一到晚上他就早早装睡,等听到父亲在另外的那一间房里睡着了,他才慢慢起床点灯看书。不认识的字,他就用铅笔记下,第二天出工前把生字写在手上,去生产队做事时,向那些文化高的大哥们请教。《那时他没有字典》。在他孜孜不倦的刻苦努力下,大海的文化有了很大的提高。四年内他从朋友家借了不少书籍偷看。其中有历史小说水许传,随唐演义,岳飞传,扬家将,英烈传,薛仁贵征东等等。
现代书籍他主要是看了毛泽东选集。他说他看书得到最多最好的精神食粮,是从毛主席著作中得到的。他说毛主席的几篇哲学著作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著作。”他说他本不善言辞,也不会写什么,通过学习了毛主席这些经典著作后,觉得在很多现象和问题的认识上,突然高了一个层次,高屋见瓴的那种,什么问题都一看就透!一想就通!确实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增强了很多见识。

十七八时,他觉得会推拿懂的医学知识很吃香,受尊重。于是他也开始了偷学之路。因为他知道,明的去向他远方的那亲戚求教,那亲戚决不会教他的。他为了学会推拿,只要有空,不管是中午还是晚饭后,他都会以今天好累,全身好痛的名誉,去请那亲戚帮他推拿一下。那亲戚也乐于这样做。因为这是显示他高高在上的身分与能力的时候。就这样推拿一次他记一部分,十多次下来,他全偷学会了。后来他不知在那里借到了一本经络穴位解析的书,加上他的聪明融会贯通,他竞然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推拿按摩的师傅。
十八岁那年冬天,大海迎来了开卦人生。那是一九七二年的冬天,凭借名气,这时没人阻止得了他的成长之路!他光荣的参军入伍了。他的优秀得到了部队领导对他的重视。那时的义务兵龄是四年,当兵第二年部队给他记三等功!第三年入党。第四年领导说十月份他就可以提干。可惜二月份部队就解散了。他带着不舍告别了领导与战友,回到了农村的老家。
由于他确实才华出众,退伍十二年后,他当上了一个一千多户,五千多人的大村的党支部书记。致此,一个靠偷学知识的人,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后来,他为这个村做了大量的工作,做了前几届无法做到的大事。受到上级领导和底层群众的大多好评。当然也得罪了不少称王称霸的人。他办事认真,处事公道,为人正直。几十年过去了,他当书记时的那段光阴,至今还被当成佳话,在本村的村民之间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