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爱好者历史有意思

我所知道的朱熹:第十章 逃禅归儒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黄云栖亩

第十章    逃禅归儒

朱熹在李侗的指引下,确立了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理气论”。朱熹最大的优点,是能采纳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这正是钱穆称朱熹为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甚至是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的道理和依据所在。朱熹“理气论”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逃禅归儒”历程的正式完成。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六月,朱熹的恩师胡宪,以75高龄入都任秘书省正字。此时秦桧、万俟卨都已去世,宰相汤思退当权。汤思退人如其名,继续奉行“求和”政策,将抗金名臣张浚等排挤出京。

临行前,朱熹作《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二首》送行,其中有“猿悲鹤怨因何事?只恐先生袖手归”两句,这是成语“猿悲鹤怨”的出处。朱熹并不看好恩师这次入都供职,这其实是对朝廷的不看好。权奸当道,忠良能有何用。

朱熹明白这个道理,胡宪又岂能不明白。胡宪入都就是要为了给宋高宗上疏,要求起用张浚、刘琦等抗金名臣,上完疏就离京回家。人年龄大了,往往置生死于度外,也就有了硬骨头的气节,益老弥坚。

八月,因殿中侍御史陈俊卿推荐,朝廷下诏令朱熹、韩元吉等入都一起谈话。陈俊卿是福建莆田人,榜眼出身,因不依附秦桧而受排挤,秦桧死后,以敦厚稳重而选为普安郡王赵伯琮(即后来的宋孝宗赵昚)老师,后迁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朱熹投入李侗门下,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朝中权奸当道,朱熹深感国家复兴无望。偏又佛教和道教两家盛行,儒家衰败,世人沉湎佛老,缺乏的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担当。朱熹认为要挽救国家挽救社会,首先要挽救儒家,建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朱熹以身体有疾请辞,在家认真研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通过书信向李侗求教。这一年,朱熹完成了《诗集传》《论语集解》初稿。

绍兴三十年(1160年)八月,朱熹第三度进谒李侗。两人寓居在李侗家旁边的西林院惟可禅师的达观轩,一起生活了两个月,主要讨论的议题,集中在“理一分殊”的“分殊”上。朱熹回去时,作了首《题西林可师达观轩》诗:

窈窕云房深复深,层轩俄此快登临。

卷帘一目遥山碧,底是高人达观心。

此诗首句写西林院幽深之貌,次句写达观轩之高,登临之快意。最后两句讲卷帘旷观,正是有高人指点相助,含蓄地透露出,这次相见又使思想精进一层。

绍兴三十一年(1161),南宋边境再起战火。金主完颜亮率60万大军,大举南下,相继攻占庐州(今安徽合肥)、和州(今安徽和县),陈兵瓜州渡口,企图从南京采石矶强行渡江。宋军新帅未到,采石场军无主帅,士气涣散。恰中书舍人虞允文到前线犒军,率领军民击退金军渡江。不久金国内乱,完颜亮于扬州兵变中被杀,金军撤兵北还。

朱熹听到前方传来的捷报后,一口气写下《闻二十八日报喜而成诗七首》。

采石矶之战,让虞允文一战成名,更激起了南宋军民主战的愿望。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一生主和的宋高宗,在全国一片主战的呼声中,终于决定退位,宣布禅位给皇太子。36岁的赵昚登基,是为宋孝宗。

宋孝宗不甘偏安,力图恢复中原,任虞允文为川陕宣谕使,收复陕西数处州郡;升自己的老师陈俊卿为中书舍人,并接受他的建议,起用主战派张浚。

面对这呈现出来的大好局面,朱熹作了首《春日》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一首托梦诗,此时山东曲阜的“泗水滨”,是金国的统治区,朱熹是不可能去“胜日寻芳”的。朱熹通过此诗,既表达了恢复中原的愿望,也表达了重振儒家的愿望,并对宋孝宗皇帝寄予非常高的期待,希望他通过改革,迎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一天。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的时候,李侗到建安(今属福建省建瓯市)访友。朱熹获知这一消息,从五夫赶往建安,拜谒李侗。又陪送李侗回延平,再住西林院受教约两个月。走时,朱熹作《再题西林可师达观轩》诗:

古寺重来感慨深,小轩仍是旧窥临。

向来妙处今遗恨,万古长空一片心。

原本认为有“妙处”的佛法,眼前却成“遗恨”,这让朱熹很是感慨。心还是那颗心,可原本出入佛老的心,现已转化为尊崇儒学的心。

从学李侗后,朱熹继承了程颢程颐思想,并融入周敦颐《太极图说》和张载《西蒙》的思想,后又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建立了自己的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理气论”。

朱熹所谓的“理”,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既包含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规律,也包含伦理道德的准则。朱熹认为,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朱熹所谓的“气”,是属于形而下的,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是构成万物的基本资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统一的产物,天下万物是“气”的表象,即“分殊”。

朱熹认为,“理”生“气”并寓于“气”中,两者是同时存在的,是浑成一体的,不能分开看。但如果有人一定要问个先后,朱熹认为“理”先“气”后。

这好比我们现在,在没有飞机之前,先有飞机之“理”。人只能凭借飞机之“理”,创造飞机之物。不能说,为了要造飞机,去创了个飞机的“理”来。更不能说,一定要有了飞机,才有了飞机之“理”。

朱熹把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学说与“理气论”相联系,认为“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即“太极”是“理”,“无极”是“气”。

朱熹解《论语》“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注“天即理也”。这是朱熹“天理”思想的源头。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进一步明确,“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天即理也。”进而有“天理人欲”论,这待容后细说。朱熹这一做法,非常大胆,极有创新精神。清朝儒家对朱熹这一解经法大加讥讽,却只在训诂上争,不在学术上辩,反显得小家子气。

朱熹“理气论”,是从宇宙界来说的,是形而上的。朱熹就人生界推出“心性论”,这也等后细说。

朱熹理气论思想的确立,可以看作朱熹理学思想体系基石的建成。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