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散文

服一粒“冷香丸”

2023-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你是萄萄树我是枝子

    众所周知,《红楼梦》第七回中,宝钗因病而服的一味药就叫“冷香丸”。

    病是什么病呢?“是从胎里带来的热毒”,病发了有什么感觉呢?“也不觉什么,不过只喘嗽些”,那么“冷香丸”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味药呢?是一个秃头和尚所给的一个海上方。

    这海上方,是由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各十二两,晒干,研好;再用雨水这日的雨,白露这日的露,霜降这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各十二钱,调匀,和成的龙眼大的丸药。和尚取名为“冷香丸”。第八回中,宝玉探望宝钗的病,与宝钗就近时,闻到一阵阵的香气,就是这“冷香丸”的香气。

    关于“冷香丸”所隐含的喻义,红学专家有很多研究和探讨,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解读。笔者知识浅薄,不学无文,只是在听了欧丽娟老师的讲座后,产生了一点感悟和启发,想要激励自己,便抒发出来,权当作茶余谈资吧。

一、 美好而芳香的品德

    初读《红楼梦》的人,往往最喜爱黛玉的“真”,又因为金玉良缘的结合而讨厌宝钗,所谓的“扬黛抑钗”派。所以把“冷香丸”的“冷”解读为宝钗的冷酷无情。

    我更同意欧老师的看法:“冷”指的是处事的冷静;“香”是道德所散发出来的人格的芳香。

    也许是因为“冷香丸”压制了体内的热毒,所以宝钗很理性。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和所有人都保持着自然亲切、不亢不卑、合宜得体的关系,但又时时考虑到别人的需要,举止从容大方、进退有据。这不就是一种道德的芳香吗?

    说实在的,我们体内都有“热毒”,有冲动、盲目,有天性中的“恶”,如果这些缺点发作时,也能及时服下一粒“冷香丸”,及时冷静下来,压制住心中的恶,那我们的品格也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散发出一种芳香。

二、稳定自持的人格

    脂砚斋(《红楼梦》点评者)对“冷香丸”的批语是:“历看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

    人生的各种荣辱得失,各种甘苦况味,离别的滋味,我们都要品尝。但是只有经历了这一切的事后,才会给我们带来智慧、带来平衡和人格上的稳定,不会斤斤计较眼前的利益和得失。

    “虽离别亦能自安”,正如宝钗在柳絮词中写道:“......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所以就算是悲痛中,宝钗“端庄样儿一点不走”。

    心身不自主则太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别人的一句言辞、一个眼神可能会引起你的不安;一点利益纷争可能会让你失态。服一粒“冷香丸”吧,让自己始终保持平静宁和,拥有稳定自持的人格。

三、在虚妄中尽力前行

    最近在看《红楼梦哲学精神》一书,宝玉是真石假玉,只因石头“凡心偶炽”从神界下凡历劫变成了宝玉,最终还是要变回石头,归入神界。我们岂不也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吗?

    正因为宝钗服了“冷香丸”,她“外静而内明”,通透一切事非,看破人间生死。宝玉最早被点化,也是出自宝钗。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以为是热闹戏,宝钗便告诉他,词藻中有一只“寄生草”,填得极妙: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无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喜得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可能这是他最早的悟道吧。

    “冷香丸”的“冷”让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虽然光彩陆离,充满欲望,但它始终是空幻的,是我们的逆旅而已,最终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无挂”。所以凡事不必过于执着,“尽人事以听天命”。

    当然,“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不只是追求功名,还要不断锤炼自己的人格,追求灵魂的升华。“冷香丸”的“香”让我们始终有一颗向善向好的心,始终保有一份爱美要好的感情。

    “冷香丸”以花为药,并非物质层面的医药,而是精神层面的点化;不是治“身疾”,而是治“心疾”。

    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良知明觉、是格物致知,是存天理而去人欲。所以,它芳香高洁又很费功夫,很难得。需要时时修炼、一生践履,才可以在需要时及时服下,来医治我们人格中的缺陷,让我们在滚滚红尘中,超凡出尘、散发芬芳!

                                  2023.08.01

后记:一篇文章从构思到初稿的完成是一场阵痛,再经修改、润色发表,要花较长时间。不知道意义何在,只是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胸中少了块垒,方可安心做事。需要读的东西太多,再自律一些,只争朝夕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