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先学会长跑,再学会做人
1,
21岁那年,我去德国做了半年交换生。那之前一年,我在美国黄石公园打工旅行。再那之前的整整二十年,我一半花在北京车水马龙的城市森林,先是在家人严加看管下,在几十平米见方的胡同小院疯跑了一个童年,又在必经之高考路上匍匐前进了十二年,最后却也没高考成,辗转来到新加坡,开始了另一个水泥森林的禁锢人生。
美国黄石公园是一片荒野到近乎无人看管的自然公园。我们到达两周后,一个戴着耳机森林晨跑的加拿大人被棕熊攻击、埋入地下,成为熊宝宝的婴儿餐;到达一个月后,另一个加拿大人不听管教一脚划入几千度的间歇泉,瞬间消融在彻蓝的沸水间,等打捞直升飞机大张旗鼓地过来时,连骨架子都被“蓝水晶”里的化学物质侵蚀得一干二净……在这样彻头彻尾的荒郊野岭,时光倒流十二年,我重返童年,撒欢得像只初生鹿,一下班便一头钻入野林,在铺满着或雪、或黄尘、或荆棘、或狂草的山脊上、映着夜幕星辰,走出一条条孤独又激动的弧线。
那是我第一次明白,哦,这才是水泥没有侵占的另外百分之五十的世界。
欧洲,我见到了没有野生动物的山。虽然,我觉得没有野生动物的山,怎么看怎么差点意思--差点随即丧命狼口的恐惧、差点对丛间绿眼的胆怯、差点对枯木爪痕的心惊,但最后还是全心全意地接受这里漫山遍野的绿意昂山、牛羊成群。可能是山变温柔了,可能也是我长大了。日子在每周一次的结伴登山活动中被划掉,直到有一天,我听到勃朗峰、直到有一天,我听到天堂赛事勃朗峰越野赛、直到有一天这个超重的我、这个一年未曾喘过大气的我、夜郎自大的我一口气报了三场百公里以上越野赛:哼,不就是勃朗峰吗?花了大价钱的我怎么着也是上帝吧。
然后我去了希腊奥林巴斯山,在三十三公里处因为头灯没电、被牛铃吸引到上下不得的崖坡,拽着树根吞着眼泪和沙砾,在这众神之山颤抖不已;
一个月后,我又去了瑞士。站在168公里的起跑线,我每粒细胞都被“敬畏”二字压得即将爆炸。后来,因为迷路我从倒数第四成为倒数第一,随即丧失了斗志、还能在黑夜降临前进入“反光路标带”,便摸黑在连接不断的迷路中让拼命争取来的完赛机会一点点、一点点地流逝,最终汇成绝望。世界被瞬间折叠,挤出昏睡临界点、那阿尔卑斯上空的永恒星河……可以就这样死去吗?
开始越野跑后整整一百天,我站在了马拉西亚神山公园百公里起跑线。我壮了不少、小腿因为日复一日的拉练鼓出包子大的丑陋肌肉。我蹲在一棵只有热带才长得出的怪树下,捂着眼睛看着蹦蹦跳跳的跑者,沉默着、沉默着……老天,求求你了。老天……唉,算了。
二十七小时后,我站在终点线。脱下鞋,十个指甲黑了一颗,掉了九颗。十指连心的疼痛啊……但这没什么,因为我再也不用在起跑线祈求上帝了。
那年我21岁。在美国山野中重过了无忧无虑、撒尿和泥的野蛮童年;在阿尔卑斯山脉重过了自命不凡、日撞南墙的青春期。
是时候走向成熟了。
2,
回到新加坡,我加入本地的越野跑团,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那里,没有人批评我的夜郎自大、也没有人嘲笑我的时常懒惰,每个人日复一日地在新加坡可怜的168米最高“坡”--武极芝马山刷上一圈、十圈、一百圈、三百圈,然后跳出热带,去向世界另一个尽头的雪峰、高原、沙漠、火山。而我也在新国大的操场上一圈圈刷完了我的大学、步入职场。现如今,我已然二十三岁了,算是个“强壮的”成年人青年了。前两日参加了新加坡越野跑团的“环岛134公里”,便多出来十几个小时享受人类原始的肉体痛苦、反思一下和功利无关的原始欲望。惊觉,原来我生活的每份细节都那样不可逆转地被超长耐力运动烙上痕迹。
先不提瘦体、自信、广结良友、饮食健康这些人尽皆知的正能量小词。相反,超强度耐力运动教会了我与其相反的、更加刻骨铭心的三堂课。
我明白了,不管最初的你对终点的荣耀有何等憧憬、又对自己是时的体力何等自信,“放弃”这头巨兽总会来,而且强大到超出想象。不管你的希望多大、决心多强,这巨兽都会用强有力的巨腭铿锵有力地嚼碎你的梦想。不论小白,大神也会期待放弃,毕竟“放弃”是人类种族千百万年来发展的生理需求--放到现实社会,这需求也可以被称之为趋利避害。
超强度耐力运动是一场心路历程。速度慢、受伤、装备不齐全被退赛,让人无话可说、只能欣然接受;山陡路长?那就激情澎湃地听着《五月天》迎难而上,享受天地间唯我独尊的英雄气概;但是当“放弃”涌上心头,这才是最痛苦的挣扎--悲伤的战役,才是最难打的战役。越野跑是安静的、没有欢呼观众和背景音乐的。和自己咆哮的心跳声为伴时,“放弃”这原始本能的声音就会格外大。
所以,你需要在起点处,就预料到“放弃”,这样才不会被打得猝不及防。这就像生活中的每一场战役、每一次许诺的气宇轩昂、每一次开门大吉的情不自禁,终有一天会消失。而你需要做的不是抵抗那人性弱点,而是等它走。就像你比赛中一次次扛过“失败”,直到终点。失败走了,也会再走。它的拜访会贯穿人生。它和一座座山头别无两样,没什么了不起,也不值得因此而自我怀疑。
如果实在被“放弃”折磨到不行,问问自己:"完赛就给一个亿,还继不继续啦?"
随着放弃而来的,是第二课,忠于自己。“体育”不能撒谎、不能绕路、你不能因为能在赛事总监的宝马车上哭、或者老爸是赛事金主爸爸就喜站台……可是生活中的“放弃”总能被各类技巧消解,人生通往成功的道路也多种多样--你会问:生活和运动成功方式正好相反呀,你把耐力运动中的“毅力“当作生活指南,不会忽略“战略勤奋”吗?
还记得你是怎么完成自己的第一场马拉松或越野跑的吗?你先是通过肉体疼痛和能力限制击破了自己的夜郎自大,变得谦虚谨慎。随后开始靠着热爱和兴趣、虔诚地补充相关知识、并寻求盟友、求助导师、怀着恐惧和期待一次次站在起跑线。待你习惯了“等待”--等待“放弃”、“恐惧”、“肌肉酸痛”自行消失--便开始寻找加速痛苦消失、延迟痛苦到来的技巧,学会弯道超车、各种路段策略、每块肌肉的形状和用途,学会和身体斗、和情绪斗、和大风大雨大山斗。
这不就是人生吗?没有完成“忠于自己”的基础修炼,还轮不到你修炼加成技能呢?毕竟,很多时候你眼中的“狗屎运”其实是历经风浪后的"眼界"。所以在耐力运动中每次被推到耐力极限、精神临界,你的浮躁都会被瞬间刺破、感到酸痛且心安,不再因外界世俗沉浮而喜犹,却像是考取双百的孩童般单纯地为自己的努力而开心。
最后一堂课,可能并不对所有人有效,但我希望,它尚且未彻底过时:变强,是唯一通往幸福的路。诚然,很多人喜爱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生活、喜欢相夫教子的风平浪静……这都是幸福,没错。但为什么还要把“变强”变为“强制条件”呢?因为,变强能帮你度过太多的“不幸福”。
如果一场百公里只是让你屁股有点酸,那就说明你参赛的二十小时都在尽情享受山野和英雄情怀,浪漫且自在,到了终点可能还享受荣誉和奖金;若一场百公里让你掉了十颗指甲,那越野就是炼狱、是火炉,可能永远也到不了终点,并深深懊悔。荣誉和奖牌不管是金银铜铁做的,都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也是生而为人一直想要受到肯定的东西。
大部分的比赛失败都不是毅力问题。够强大的人不需要动用到那么多的“毅力”。减少过程痛苦、增大结局幸福,唯有变强。
说到头,那种“相夫教子、小桥流水”的幸福……你以为老公儿子那么好调教的?带小桥流水的房子谁都买得起的?
以上就是越野跑教会我最重要的三节课。接下来人生的几十年,我还有太长的路要向它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