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问“我能行吗”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2020-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留白心理

《我能飞》的主人公是一只憨憨的、笨笨的小企鹅。封面上这只小企鹅仰着头似乎在追问:我能飞吗?而书的标题用白色的字写着“我不能飞”,然后“不能”两个字又被涂改掉了,下面用蓝色的字体赫然的改成了“能”。从“我不能飞”到“我能飞”,经历了一个探索和追寻自己的过程,从对自己的质疑和否定到肯定和接纳是小企鹅了不起的成长的转变。

我能行吗?

当一个孩子萌发出一些新奇的想法, 想自己尝试和探索的时候,首先可能随之而来的就是外界的阻碍、否定和质疑,海鸥就代表壳这一类发出否定和质疑的人:“你不会飞,因为你是企鹅!”连企鹅爸爸也告诉小企鹅,我们企鹅不会飞,这是基于他们经验和认知的判断,也是成年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条条框框,认为很多事情是天经地义约定俗成,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固定型思维”。

之前看到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梦想不敢说出来”,下面有一个匿名高赞回答:“想让国旗为我升起一次”,这个回答之所以高赞,我想是因为这个想法在现实中说出来只会得到一句:“你做梦呢吧”

就像北大招生宣传片里那个来自农家的小男孩,当他写出自己的理想是“长大以后想摘星星”,遭到全班哄堂大笑,老师的鄙视否定,父亲把他暴揍一顿,叫他认清现实。

这里面小男孩的老师、同学和父亲都是“固定型思维者”,因为“摘星星”这种事已经超越了他们的认知和能力,自然觉得是天方夜谭。

那么认知和判断尚未成熟的孩子有没有能力穿越这些质疑和否定呢?

我到底行不行?

小企鹅想像鸟一样飞,但是海鸥告诉它企鹅不会飞。它不理会,它变换着各种姿势不停地尝试,“它不停地扇呀扇……它挥着翅膀,一摇一摆……”看起来像是徒劳挣扎,但其实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根据蒙台梭利的理论,儿童具有工作的本能,儿童对工作的渴望代表了一种生命的本能,因为,如果儿童不工作,他就不能形成和创造自己的个性。

小企鹅不在意海鸥的否定,并不是它意志力有多顽强,而是它内在有探索和工作的本能。孩子的能力就是在重复练习和一次次的试错过程中得到成长的。

海鸥跟小企鹅说它不能飞,小企鹅不信,不停地扇着自己的翅膀,挥着翅膀摇摇摆摆地走路,然后从高处跳下来,摔倒了,爸爸告诉它企鹅不会飞,它依然不信,依然不停地扇着翅膀,滑呀滑,一只倔强固执笨拙又可爱的小企鹅呼之欲出。

这部分用了很多韵律感、童趣化的叠词:扇呀扇、一摇一摇、一摆一摆、滑呀滑、划呀划…符合低龄小朋友的语言习惯和理解能力。在一个开页里,作者画了很多小企鹅尝试飞时地动作,扇、跳、扭、弹、摔,以图片更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将小企鹅尝试飞的这个细致的表达出来。书的首页和尾页都用一个大开页展示了这个过程。一定有不少小朋友都曾经这样尝试过做一些这样的事,读到这里他们就会对小企鹅这个人物更有代入感和心理认同感,觉得非常亲切。

我能行!

当孩子想尝试一些看起来异想天开的事时,在尝试失败时,父母的态度是对孩子影响很大的。小企鹅想飞,企鹅爸爸告诉它企鹅不会飞,但是会游泳。小企鹅没听进去,依然笨拙地尝试,掉进了海里,一个大开页全部用黑色蜡笔涂染,只有画面不起眼的位置小企鹅小小的身影不停地坠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黑暗深邃的海底象征着小企鹅的失败。

而小企鹅的爸爸贡献了在孩子尝试失败时父母教科书式的做法。在下坠的过程中,企鹅爸爸抓住了小企鹅的翅膀,带它游泳,用行动告诉小企鹅虽然我们不会飞但是我们会游泳,最后小企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就好像飞一样,我能飞!

在这个过程中,小企鹅的尝试和探索的欲望没有被破坏,因为爸爸的及时托底,也并没有感受到多少失败的沮丧,反而因为发现自己会游泳而变得更自信!多么可贵的一次尝试和探索的经历!


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父母能做的就像企鹅爸爸做的,尽可能的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利弊,至于孩子决定要不要继续探索,我们得尊重孩子的意愿。然后在孩子失败时介入引导,教会他们理性的看待自己的失败。

  其实很多成人之所以会告诉孩子“你不能”,是因为他们曾经尝试过没成功,所以想告诉孩子他们尝试的结果,不要再徒劳地做无谓的努力。而这个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孩子是一定会也必须要自己去做的,父母的经验不能代替他们的尝试。只有亲身尝试了才会知道自己哪些能做到哪些做不到,逐步形成对自己客观的评价,告别盲目乐观和妄自菲薄。这就是生命飞跃式的成长!

人生的很多事也许最后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但是可能你会收获另外意想不到的东西。伸手摘星辰,即使未能如愿,也会留下满手的星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