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一无所有才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2016-10-28  本文已影响34人  淇水采芹人

这两天朋友圈被《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篇文章刷屏了,加上半个月前的《一个非典型985大学毕业生》,对于它们被刷屏,很多人痛心疾首地说中国一流学府的大学生尚且如此,这个社会和国家还有什么指望。

先抛开这些不说,我倒是非常能够理解这类文章之所以会被被刷屏的缘由的。

有人说,这是一种赤裸裸的虚荣,将自我建构在比自己所谓更差的人的身上来寻找心理上的慰藉,而唯一的荣光来自于这个211,或者985名校的头衔。

还有人进一步说,这是中产阶级的焦虑症,不过什么社会问题都扯上中产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这些人还是有话语权的好伐,更何况这些名校的学生在网络上写下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尚且还算不上什么中产,甚至于他们的父母都算不上。

而我更愿意把他们的戚戚然惶惶然称之为自我身份的焦虑感。

在这批学生进入名校之前,中国的应试教育帮助他们构建了一个成功者的身份,他们在这个身份下享受了非常多的“人性化待遇”,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中国教育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因为他们顺应了这个制度内的游戏规则,所以他们可以上一流的大学,享受一流的教育资源。

然而问题在于,进入到一个脱离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后,这群靠着应试教育进来的孩子们根本就是一脸懵逼,尤其是发现连自己唯一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在高手如云的大学连毛都算不上的时候,他们的崩溃心情我想我是可以体会到的。

对呀,人家就是成绩好,长得好看,家里又有钱,而且竟然人品不错,和大家还都玩得来,所以,要躲到墙角哭了么。

嗯,我相信很多人是真的哭过的。这种在让自己舒舒服服活了很多年的东西失去了,这种本来是自己区别与人的东西不再了,哭哭鼻子抹抹眼泪算是给自己面子的,万一碰上个爱钻牛角尖的,那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真的是人之常情,就像一年前知乎有个很火的话题,一个985名校的学生问“身边有很多三本考进来同学,心里感到非常不舒服算不算是一种病”,很多人也是想都不想地就喷上了,其实换位思考一下,这不是很正常的麽,反而那些容易生出天然道德优越感的人,病得比较严重。

之所以会这么焦虑,无非是看到了一个原本“优秀”的自己不再优秀,在新的环境和评价体系里暂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罢了,我们反而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一方面他们是中国应试教育的获益者,可另一方面,也是深受其害者。

他们受的这个害,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去看待自我和他人,说得再明白些,就是没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

这是蛮头疼的一件事,你可以想见他们打着这个985学校的名头,对成绩几乎狂热的执着,拿着渴慕的眼神去看待身边的大神的同时转而将灰暗之剑刺向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所有,那就不难解释为啥最后很多人会拿比自己差的同学,也就是那些没考上985,211的,那些早婚生子的,那些为生计四处奔波的,来比较从而再度建立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了。

我能理解他们的焦虑,因为同样身为一个985高校的研究生,我也体会过这种焦虑,但是我不能接受的是这种向下的慰藉,在我看来那近乎是对他人和自我的双重侮辱。

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单一的可怕,对人的评价也是如此:小的时候只要学习就会被老师和家长夸赞,被同学们各种羡慕,长大后只要会挣钱就可以得到别人如同谄媚的夸奖。所以我们很多人长到这么大都不明白,什么才是我,我真正要去做的是什么。

剥去那些层层添加的东西,剩下的那个人,那个被他们称之为一无所有的人,就真的那么可怕么,还是一开始,他们就认为如果“一无所有”所谓的成绩,外貌,才华这些,一个人就丧失生而为人的资格了。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上都要去寻找自我的坐标,也就是一个身份,它存在的意义是让我们获得存在感以此抵御个体生命的短暂和害怕生命无意义的恐惧。

然而如果一群人,普遍迷失身份的缘由是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不如之处又是因为没有可以构建一个华丽身份的标签,那么即便有一天他们变成了自己心里渴望成为的那种人,我想他们也终究不会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哪。

我们如果为追求某种身份而去努力,尤其是这个身份的性质本身还是值得商榷的的时候,那么可以说。这种生命就是被压抑和被捆绑的生命,因为身份的定义者从来只有自己,因为身份从来只能在行动之后。

我知道这是现代人的通病,但我仍对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抱有希望,他们身上放大了这个时代的焦虑,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以一己之身在感受这个时代的阵痛,而且既然我们感到痛了,那便是蜕变的预兆。

我们要做的,就是脱下那些过去的“荣光”,真正地将自己视为一个除了自己便一无所有的人,然后赤手空拳,来同这个世界的陈腐与不堪做一个较量,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使命吧,我们生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身份的建立都应该在这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