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从“合伙”到“散伙”的股权“逻辑”
股权设计不合理是初创公司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要么讲哥们义气股权平分,要么一股独大,小股东忍气吞声。因为股权设计不合理,导致企业发展中途夭折,或者合伙人分道扬镳甚至变友为敌。
随着《罗辑思维》这档节目的“火爆”,引出了更“火爆”的新闻,罗辑思维的两大合伙人“分手”了。更“火爆”的还在后面,“分手”是缘于悬殊较大的股比。于是很多人都在替这档节目的“当家花旦”罗振宇抱不平。
其实,从一个新事物的成长过程来看,不难想象,《罗辑思维》在火爆前的“稚嫩”和缺乏包装,也不难想象当初这档节目的不确定性以及出资人需要承担的风险。那时候,唯有富有经验及创新思维的操盘手,才能迅速把《罗辑思维》推到大众的视野范围。替罗振宇打抱不平的人越多,说明幕后操盘手越厉害。
因持有相同的梦想及规避风险而合伙,因利益分割不均而分手。因为当初没有预料到未来的走势,少了许多约定和约束,最终分手是必然。
成功后变得“致命”的股权结构
2014年5月17日,被称为“互联网知识社群第一品牌”的《罗辑思维》的创办者罗振宇和运营商申音友好地“分手”了。“分手”的原因,是罗振宇想“独立”运营这个品牌。对此外界众说纷纭,有人指责罗振宇翅膀硬了,想甩掉“老东家”。有人指责申音,当初合作时太“黑”,两人所占股份比例悬殊太大。做内容的罗振宇只占了不到18%的股份,而作为大股东的运营商申音竟占到82%多的股份。
其实,罗辑思维上线仅半年的时间,就达到200万粉丝的规模,申音功不可没。有人这样评价道:罗辑思维的商业成功,固然跟罗振宇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和知识品质有关,但没有幕后推手申音,罗辑思维未必能很快做大自己。
在合伙人的选择方面,两人是符合“分工明确,各有特长”这一关键点的。但悬殊很大的股权比例让很多人无法理解,认为“不合逻辑”,认为这已经为以后的分手埋下伏笔。这样的“不解”是从罗辑思维已经被包装成“明星”节目闯入公众视野之后发出的,那在罗辑思维成名之前呢,在它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呢,人们还会如此无法理解吗?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情形。申音早就是传媒界名人。早在2007年、2008年,申音随牛文文离开企业家杂志,创立《创业家》杂志,担任首任主编。2010年,申音离开《创业家》杂志,投身到社会化媒体的创业大潮中。2011年10月,申音出资成为新势联合北京公关顾问有限公司(B公司)的大股东,2012年8月,他全资收购这家公司,成为唯一股东。
2012年,申音和罗振宇一拍即合,共同推出罗振宇主播的一档脱口秀节目。其运营模式很特殊,是一种类似“众筹”的筹资模式。可以说,这档“脱口秀”节目改变了媒体的形态。
在申罗二人合作期间,总共发布了两次“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普通会员,会费200元;铁杆会员,会费1200元,不承诺任何回报。谁也没想到,人们竟然如此愿意养活一档自己喜欢的自媒体节目。会员招募的第一天就招募了5000多名交200元的普通会员、1000多名交1200元的铁杆会员,一天收入200多万。
2013年底,罗辑思维微信粉丝约150万,进行了第二批会员招募,吸引了将近2万名普通会员和5000名铁杆会员,收入近1000万。
按照主讲人罗振宇的说法,自己读书再多积累毕竟有限,需要找来自不同领域的牛人一起玩。罗辑思维每周五的视频节目策划选题,由老罗来“捭阖”。
用这种运作模式,到2014年他们分手时,罗辑思维已经有了200万粉丝,成为中国互联网知识社群第一品牌,引起投资人的关注,据说已有投资人给出1亿的估值。
当初两人合作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档节目会这样火爆。他们当初只是抱着试一把的心态来合作的。作为大股东的申音承担着主要风险,假如他们知道运作下来的成长势头,罗振宇无论如何不会同意只拿不到20%的股权比例,申音也无论如何会跟罗振宇签署约束协议,不会让他做大了之后轻易飞走。
2014年5月18日,申音发微博说:罗辑思维是我和罗老师共同创建的独立新媒公司其中一个项目,因为大家支持团队努力,仅一年半就有200万微信用户,视频也有过亿人次观看。由于对未来发展方向各有想法,罗老师有意独自运营这个项目,诸多事宜我们仍在一一协商,一切都会以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为重,一切都会有礼有信有量。
罗振宇同样发微博作出回应:当时张伟平和张艺谋闹分家,还在想张艺谋为什么一言不发。时过境迁才发现,手艺人还是拿手艺说话,其他都是扯。
有人说申罗两人之间签署的股权结构“致命”,分手的时间就是罗辑思维做火起来的那天;说“不致命”,是因为在罗辑思维还很弱小,在需要投入巨资做市场铺垫的时候,在营销为王的时候,做内容的只好审时度势占小股,慢慢运作成就自己,一旦时机成熟,立马跳槽“炒”老东家的“鱿鱼”另立门户。
“合伙”时就要考虑“拆伙”
从申音的角度来说,自己一手做大的产品,火了后就散了,说不遗憾是假的。“分手”也好,“不分手”也罢,都是围绕“利益”二字。
与其等到做大以后再协商修改协议条款,不如在当初就考虑好、设计好。因为股权结构并不单单是拿多少钱、分多少利益的问题,股权结构其实是一个公司的灵魂和基础,如果设置不好,就谈不上有良好的公司治理。不良的股权结构会直接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公司股东对簿公堂,由合作伙伴变为敌人。
合伙创业首先要考虑一下,哪些人能成为合伙人。具体来说,合伙人有以下三个标准:
第一,资源、能力互补,可以各自独当一面。
不是说有钱就能成为合伙人。一定要资源互补,取长补短,谁也不能缺了谁,才可以成为合伙人。比如有人擅长做内容,有人擅长做推广,有人擅长做技术,有人擅长搞管理。像申音和罗振宇,就是一对黄金搭档。
第二,要能够“背靠背”。
也就是能够处理好“台前”、“幕后”的关系。做到“前面的事情我来处理,后面的事情你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共同体。
第三,一定要共同出资。
很多创业团队的合作伙伴中都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没有钱但有技术或者懂管理,这种情况当然可以合作,但凭能力入股不如共同出资,这样才谈得上共担风险。出钱和不出钱意义不一样,在团队的身份和地位也就不一样。
同时,合伙创业要设计好股权结构,对合作各方形成有效激励。要注意绕开以下误区:
误区一:创业初期股权分配意识淡薄。
合伙人不仅要有软交情,而且还要有硬利益,才能走得更长远。只讲交情不讲利益,或只讲利益不讲交情,都有可能陷入麻烦和纠纷。大多数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创始成员只顾在一起埋头苦干,没有多想自己的股份比例。等到公司日益壮大,前景日益清晰时,早期的创始成员才开始关注自己的股份比例,这个时候再去讨论如何分配股权,为时已晚,矛盾因此爆发。
误区二:完全按照出资比例分配股权。
股权比例要分资金股和人力股,创业公司不仅要把资金股和人力股分开,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股占的比例还不能低,否则就不能激励其发挥出最大潜能。
误区三:合伙人股权没有退出机制。
没有股权退出机制,最容易让创业合伙人产生股权纠纷。一般来说,人力股至少要与3至4年服务期限挂钩,甚至与核心业绩指标挂钩。途中退出者按照既得部分处理,后续与之毫无关系。
误区四:不给未来员工预留股权。
公司的发展需要人才,而股权是吸引人才加入的关键手段。创始团队最初分配股权时,应该预留一部分股份放入期权池,用于持续吸引人才与进行员工激励。
专家点评:要长远考虑“股权架构”。
※详细案例解析、专家点评与知识点提炼详情,尽在中力原创发布的《股权激励三部曲》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