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人物春秋人物专题交流群每日推荐

全中国最浪漫的男人,早该红了

2019-05-20  本文已影响14人  文化咖

你没有留意的每一天,或许都是一个节日。

就像每年的5月18日,在1977年被定为了“国际博物馆日”延续至今,而这个节日的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卢浮宫)

1880年,一位名为鲁金斯的英国博物馆学者发表了《博物馆之功能》的论文,美国学者顾迪也紧随其后,发表了《将来的博物馆》和《博物馆行政管理的原则》两篇专论。

而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地向世人证实,博物馆不止是学者的殿堂,也是教育的沃土,他们的推动使博物馆向普罗大众更加靠近。

1946年11月,法国巴黎,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在1974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一群老先生将博物馆定义为:

“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三年之后,博物馆终于获得了自己的节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

每年的5月18日,博物馆协会都会开放不同的主题,譬如:

1997年主题:“与文物的非法贩运和交易行为进行斗争”

2009年主题:“博物馆与旅游”

2017年主题是:“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难以言说的历史”

2019年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关于博物馆,关于博物馆肚子里数不清的宝藏,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渐渐走进大家的生活,国内外有关文物的纪录片、节目等等,架起了我们与古老空间之间的桥梁。

比如2018年,爱奇艺就曾上线过一档豆瓣评分高达8.9的节目:《博物奇妙夜》。

相比博物馆,这档节目更突出里面的“博”和“物”。节目形式也很放松,喝喝茶唠唠嗑,谈笑之间就勾勒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历史细节——譬如,清明上河图上究竟有几个人?丝绸之路又有哪些爆款?

而节目的主咖,则是中国文物界的泰斗马未都先生,人称“马爷”。

圈内人对他再熟悉不过,大众对他的认知,大多也来自文化类的节目。如果要在国内找出一位最熟悉博物馆的人物,马爷绝对数一数二。

在《博物奇妙夜》之前,马爷上过《百家讲坛》,在2015年开始自己的脱口秀节目《观复嘟嘟》,他对文物的强大知识,让人们对这位精神头十足的老先生印象颇为深刻。

作为一个北京老炮儿,马爷身上的故事不比脸上的皱纹少,因此在节目中往往是侃侃而谈的形象。

年轻的时候他在工厂当过机床铣工,人实在闲不住,加上心思活络,一不留神就发现了古董这个行当,并一头栽了进去。

那个年代,玩古董的人少,但却是最好的时候。

年轻的马爷认识不少经历过民国时期的老先生,从这些老先生口中,他听到了源源不断的书本以外的知识。

出于对古董的热爱,马爷天天往老先生家里跑,一到地方就拼命干活,为的就是在休息的时间可以看看屋子里的物件。

(脱口秀《观复嘟嘟》)

在高晓松的节目里他曾经聊到,老先生问他真喜欢这物件?他一边回答真喜欢,一边看得移不开眼,索性老先生直接就把这物件送给了他,让他又惊又喜。

更多时候,遇到喜欢的他就软磨硬泡,对方终于松口同意割爱,马爷二话不说立刻交钱,抱着东西转身就跑,生怕别人反悔。

除了这种捡漏,那时的老北京还有一个去处——小吃街。

当时的阜成门不像现在建了立交桥,街边的摊子卖油茶,用的大碗全是官窑,一毛五两毛一碗,但马爷的目的从不是喝茶,他是去看碗底的。

趁人没注意抬起碗底赶快看看,要是写了宣德的字样,当即就像是做贼的看到黄金,赶快放下碗开始思索怎样才能把这碗带走。

就这么一个一个物件慢慢地攒着,几十年的光景,这位野路子的收藏家积累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经验,见过了常人没有见过的宝贝,眼光贼得很,加上下手又准,他手里的藏品,竟然堆起了一个博物馆。

1996年,政府批准通过了观复博物馆的申请,这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而里面的藏品有好多是马爷这些年捡漏捡到的。

(观复博物馆)

马爷在《观复嘟嘟》中讲过的不少文物都是这座博物馆里的藏品,像是有一期,讲了哥窑的纸槌瓶。

这只瓶子在马爷手里好多年头了,购于上海一个古董商手中,原主是清末的外交官龚心钊。

这只哥窑的瓶子相当漂亮,有着哥窑最典型的特征:金丝铁线。裂纹之间必须有黑色的铁线,而碎片上点缀着缕缕金丝,乍看仿佛“炸裂”一般。

这种“炸裂”原本是缺陷,到后来反而成为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像是断臂的维纳斯,充满残缺的美,缺陷反被推至美学的境地。

像这样的知识点,对于马爷来说完全是信手拈来,他的脑子仿佛是住在古代,对于当时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古董虽老,思想却不能老,马爷并没有脱离这个时代,无论是博物馆还是出书、参加节目,他的故事永远超越时代并充满了趣味,守着这些老东西,也带着他们和这个时代并肩而行。

这里不得不提另一位文物界的“网红”,就是刚刚退休不久的故宫守门人单霁翔。

作为原故宫博物院院长,他一手将故宫带上了网红之路,故宫的文创产品使每个人与故宫的距离大大缩短,独属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越过红墙,跨过时间的厚幕款款而来。

正如单馆长所说:“故宫的文创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文创应该关心社会,关注人民群众”。

当文化有了商业价值,以往对传统文化缺失的担忧自然会烟消云散,老树萌新,古今相汇。

(真人秀《上新了·故宫》)

虽然这种方式,使博物馆焕发了新的生机,也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使大众不再对它们抬头仰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博物馆依然需要心怀敬畏。

马未都曾经跟一位古董商人聊天,你来我往之后,对方干脆地说道:你不适合做生意。

马爷不够精明么?他精明极了,但古董商给出的原因也无可辩驳,因为马爷舍不得卖掉这些宝贝。

马爷说“喜欢文物的永远缺钱,因为文物太耗钱了”,但只消看一眼那些宝贝,饿一顿也心甘情愿。

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精彩的观复博物馆,才能看到那些被保存得如此完整的历史印记。

博物馆能传达给我们许多的细枝末节,它收藏了太多的变迁,单是一件藏品就能看出典故。

就拿经典的大卫像来说,我们单知道课本上经典的大卫像,却不知道大卫的形象绝不止最经典的一种。

佛罗伦萨的巴杰罗博物馆收藏了两尊大卫铜像,一尊单手叉腰,脚踩巨人哥利亚的头颅;另一尊的战袍是一条小裙子,头上还长着可爱的小卷发。无论造型还是姿态,都透着一种阴柔之美。

一切到了米开朗基罗这里才发生变化,他的大卫像左手拿布搭在肩头,掌心还握着块石头。

这个造型源自《圣经·旧约》中记载的大卫用布条甩出石头击杀哥利亚的事迹,米开朗基罗认为大卫最迷人的瞬间并非是将巨人头颅踩在脚下的那一刻,而是在战前表现出坚毅勇猛,冷静从容的时候。

虽然这些大卫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人,但可以确定,但凡手拿石头和布,或是脚踩头颅的,全都是大卫。

不止是艺术的进化,曾经的腥风血雨也能在博物馆的藏品里找到证据。

著名的大英博物馆拥有800万件藏品,收罗了各国的奇珍异宝,资本积累的暗黑历史隐藏在让人眼花缭乱的藏品里,记录着资本主义曾经在异国他乡的掠夺与入侵。

印度政府一度要求其归还巨型钻石遭拒,卡梅伦也进行了神奇回应:要是英国把各个国家的宝物都还了,那我们大英博物馆还不空了。

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馆》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形态开始进化,它不仅仅是记录历史、文化、艺术的一种方式,它甚至成为了艺术和文化本身。

在博物馆里,我们的感官被愈发全面地调动,除了观看,我们还可以听、闻、品尝、寄情,在世界各地,那些你意想不到的博物馆以一种另类新鲜的方式吸引着人群。

1、水下博物馆(墨西哥坎昆)

该博物馆位于坎昆公园内加勒比海的海底,历时一年半建成,游客需要携带呼吸机潜入10米深的海底,超过400件展品刻画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这片海域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展现,更是各种海洋生物的温暖港湾,参观之时可谓一举两得。

2、破碎的博物馆

克罗地亚有一座为了破碎爱情而生的博物馆,他们的创始人是一对离异夫妇,他们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而每件物品都藏着一个失败的爱情故事。 

3、污水博物馆(法国巴黎)

难以想象一个污水博物馆一年能接待10万游客,整个博物馆向你展现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发展,以及古罗马时期的净水方法。

4、冰淇淋博物馆

一踏进这座博物馆,你就能获得一小杯冰淇淋,而能够入驻这座博物馆的绝对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冰淇淋品牌。

除了可以参与制作全世界最大的圣代,这里还有一座由糖果和巧克力制成的小屋,几乎收藏了整个夏天的甜蜜。

5、日本方便面博物馆

霓虹人民对拉面有着谜之热爱,这座方便面博物馆就是最好的证明。

1958年,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由安藤百福发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者,博物馆展出了从第一包方便面到现今的所有拉面。

6、美国糟糕艺术博物馆

别的博物馆只收珍品,这件私人博物馆的馆主致力于收集所有“糟糕至极而使人难以忽略的作品”,至今已经成功收集了五百余件,并凭借极其诡异的画风傲视群雄。

……

这些博物馆的建立,同样是为了记录一些过往,记录一些珍贵的痕迹,想必马爷也是如此,因为热爱文物,热爱他们蕴藏的灿烂文化,唯有给他们建一座博物馆才能真正地将他们留在世间。

而博物馆作为这些珍宝的载体,其具有的魅力,远胜过单一的文物本身,每件文物之间发生的串联,隐藏的秘密,随着博物馆的建立愈发清晰。

如果能有一件藏品让你驻足,如果能有一个故事令你回味,请相信,博物馆的故事远比这些更加有趣。

马爷的观复博物馆是一种无私的存在,不为后代聚财,只求让观众们感受文物传递的精神,“观复”,如它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观看,才能体会古老文化的精髓。

观复博物馆可能是唯一一个藏品没有玻璃罩的博物馆,这种真切的距离也包含着马爷的深意和盼望。

曾经,一部名为《博物馆奇妙夜》的电影,将博物馆的神秘有趣渲染得无比生动,其中有一段剧情讲述了博物馆因为参观者寥寥而无法支撑经营,人们认为博物馆无趣而枯燥不愿前往。

然而,当你走进一座博物馆的内心,当你愿意真诚地感受,即使你无法遇到电影中文物复活的奇妙场景,你也能够感受到一种趣味。

这种趣味在于,突如其来的时空转换,你能从不同时期的藏品中看到你无法触摸的时空,像是一个异世界。

没有哪个时刻,你可以如此直观地触碰到历史的痕迹,书上的历史是纸上谈兵,而博物馆里的历史才是能够感受到的真实版图。

当你觉得车票太贵,当你觉得路途太远,当你认为世界触不可及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瞬间穿越几千年前到达几千公里之外的地方,而你所不知道的世界就静静地躺在你的眼前。

那些文化的见证,那些灿若星辰的艺术瑰宝,那些印证着人类进步的细枝末节,就这样铺陈在你的面前。

你可以想象这顶皇冠曾经戴在谁的头上,那尊雕像曾经摆在哪座殿堂,刻在石板上的经文曾被多少虔诚的目光清洗,那件素色的蝉衣又是否在光影中使一位宫人熠熠生辉……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从历史中,不止可以看到过去,更可以窥见未来,下一步踏在哪里无人预知,但兴衰的规律却仿佛镌刻在命运之石。

博物馆,包含着历史、艺术、未来,更是一种纪念和对回忆的收藏。

一座城市,一种心情,一个文明,一场战争,建立一座博物馆的理由原本就没有那么复杂。

正如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所说:它保存着人类文明的“证据”。

或许有一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也会被搬进博物馆,有无数双好奇的眼睛在我们所属的时空打量,而面对这种神圣的记录,每个人都应当怀着一种敬畏。

人类有各种告白,凝望大海的时候,注视爱人的时候,阅读书籍的时候,回望故乡的时候。

这种浪漫与缱绻似乎和冷冰冰的博物馆格格不入,但如果你能怀着一种对历史的温情观察一座博物馆,你看到的,分明是TA对一切过往的认真告白,而这种告白比任何一种告白都要悠远深情。

你会发现,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真实的博物馆也并不高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