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式咨询学习笔记
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第1131天 22.7.11运动打卡第302天 2033h 约练642
系统式咨询的核心理念:
1.系统大于部分之和,人无法了解系统全部
家庭是一个系统,其中还包含若干次系统,而系统大于家庭成员的叠加之和。咨询师努力帮助来访家庭,但坚信无法了解作为系统的家庭的全部。咨询中咨询师寻求与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合作,同时打破了人对于系统或者对于问题全能感的部分,咨询师“退出”专家位置,相信来访才是专家。
2.系统是自组织,扰动后系统会停在适合自己的地方。
咨询师在跟家庭工作时,相信家庭虽然会有问题,但同时也是有能力的,经过咨询中的“扰动”会停在适合自己的地方
3.多元建构主义,对错不重要,有用是重要的。
基于“后现代”的理念和技术,搜集不同想法,目的不是找到标准答案,而是提供多种解决思路。
多元思路,就如自助餐,有很多菜摆在面前,有不合胃口的不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所以咨询中看似“扯东扯西”甚至是脑洞大开,甚至听起来很荒唐的一些想法,其目的就是大家“共同”提供的多种解决思路,关心的是家庭会觉得哪一种有用,会用哪一种。
所以对错并不重要(关于对错,本是个人主观建构),对家庭有用才最重要。
4.融入和挑战并存
没有唯一真实,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关系中建构出不同真相。
融入,跟家庭的每一个人建立连接,跟他们保持信任关系,让他们觉得是被理解的、被看到的、被支持的。
同时也让家庭看到有些地方并不同意,或者说同意,但那只是你的一个角度,面不是唯一的角度,这就是挑战。
关于挑战,既有好处,在家庭遇到各种各样的刺激,甚至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些很大的冲击时,系统它有能力自我修复,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或者稳态,它回归到一个稳定的自组织的状态里。另外一部分就是挑战,有时候千斤之力最终却化于无形,比如在咨询师的工作下,家庭有了非常多的触动,等等他们下次来时,即发现他们又回去了,又变成他们原来稳定的样子。所以有时候看似很有用的干预,但系统有它自己的一种方式来维持它的惯性,或者说消解那些改变的力道。(《5%的改变》)
5.多边结盟
家庭咨询比个体咨询难度要大很多,不能深入对某一人共情,因为共情一人时,其他人会感觉到被忽视、被指责,同时还会有压力。
共情要注意强度和浓度,共情被对方感知后,需要立刻要换一个方向换个位置去共情。
不能在一个地方持续用力,不同的人听到会不同的感受,需要考虑到其他人的立场。
“听起来有些陡峭”的词,也是深度共情,内心的感受由咨询师表达,“嘴替”。
如果只是一名咨询师,可“功能外包”
6.不光看症状,核心是扰动家庭成员的关系
关注“症状”的功能性,看症状的背后,它给家庭成员的关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借着症状,去谈论、试图去扰动的是家庭成员的关系。
7.关于两位咨询师方向的不统一以及出现的“冲突”。
当咨询师有不同的方案,尤其出现“正反”方向时,就呈现了系统是可以非常多元的应对生活,家庭就自由了,可以自由在彼此面前讲话,这时思想就被解放,拓展了解决方案的空间。
8.“反事实”提问:why not.
看一样东西的时候,要去看这个东西本身,而不是去看自己头脑当中的那些想法。看到为什么这样做,而非为什么不那样做,否则就是在自己“幻想”中。
学习不要“挑挑拣拣”,非“观赏性”和“批判性”,而是思维为什么这样做,先模仿。
9.关于咨询结构:提问+暂停(平复、消化、接受、延展)+反馈(结尾干预)
10.结尾干预结构:
积极评价+反馈(心理教育,增加确定性)+任务(并非解决方案,而是邀请“尝试”,是一种实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