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2018-08-13  本文已影响38人  谈天说事

第四天(29/6/2018)

不知道什么原因,昨晚睡眠不好。感觉有些燥热,但这里都不安装空调,床上的被子又是那种冬天用的厚的被子,盖在身上热,不盖又觉得有些凉,就这样来回折腾,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忽然想起来,宋家民说过高原反应其中一种表现就是睡不着觉,不知道是不是高原的原因。好在起来后并无困倦疲惫的感觉,精神依然饱满,今天等着我们的是神奇的雅丹地貌。

今天的路仍然是茫茫戈壁,但没有视觉疲劳,仍然感觉新鲜和震撼,遇到好的景色,不厌其烦地停下车来拍照。戈壁公路因为不需要绕开任何障碍,笔直地伸向天地的尽头,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没有人烟,车辆稀少,既便是现在的旅游季,仍然车辆稀少。于是,就有了专门的戈壁公路摄影题材,我们也没例外,以公路为背景摆出各种姿势包括腾跃,腾跃是我们前天在黑马河草原上,在郭理指导下才学会的,今天就派上了用场。看了我们自己腾跃的照片,毕竟都是六十往上的人了,还能有这样的心态和精气神,也算是不简单了。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顺便说一下,戈壁公路没有服务区和加油站,但好在隔二、三十公里就会有一块拓宽出来的停车区,停车休整或者拍照还是安全的。又因为沿途没有加油站,所以每天早晨出发前一定是找加油站给油箱加满油。说到加油,让我们集体感到不解的是,在高原开车不但不多费油,反而更省油,经过我们精确统计,我们这辆1.6排量的大众朗逸,百公里油耗只有5L左右。后来仔细想想,高原地区油耗偏低是能说的通的,因为电喷发动机进入汽缸的油气混合比是电脑控制固定的比例,高原空气稀薄,据说海拨三千米左右的高原空气浓度大概是平原的70%左右,同一功率输出瞬间进入的空气少,自动配比的汽油就少,油的用量自然就少。但省出来的油不是白送的,车子的动力在高原上明显不足,特别是提速超车或爬坡更为明显,按郭理的说法踩油门就象踩在棉花上了。也就是说省出来的油是损失动力换来的,宋家民说,相当于我们只开了辆排量1.2L的车,当然省油了。

我们一天看了三处雅丹地貌群。第一处是我们跟着导航走,开了100多公里把我们带到的,雅丹地貌是雅丹地貌,但到了才发现这儿不是我们攻略计划要去的冷湖雅丹地貌,而要到冷湖雅丹地貌从这里还要折返70公里左右再往冷湖方向去。不能怪罪林志玲小姐,因为我们当时并不知道青海有好多处的雅丹地貌,林志玲小姐好心地把我们带到一个大概是最近的地方。好在我们之前都没见过雅丹地貌,虽然和后面的两处比起来,这儿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但当时还是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接受教训,下一站我们导航目的地定位在了冷湖镇政府具体的点上。方法果然奏效,到了冷湖镇一问,周边的雅丹地貌的确还有好几处,问明究里之后,决定不辞辛劳去最远最大的俄博梁雅丹地貌,折返跑大概需要140多公里。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到了俄博梁雅丹地貌入口处才发现这里完全没有开发,原始原貌,只是在路口处竖了一块广告牌,也算是路牌,整个景区空无一人。雅丹地貌最早发现于新疆罗布泊地区,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陡峭的小山丘,是典型的风蚀性特殊形态的地型地貌,简单通俗地说,就是在高原强烈凌厉的风的千万年的侵蚀下,坚硬的部分留下,松软的部分消失,形成山丘沟壑,形态各异,有龟背型、圆丘型、槽垄型、立柱型等等,很多雅丹地貌整体看上去象座怪异甚至诡异的城堡,所以很多地方的雅丹地貌都被称作为魔鬼城。俄博梁雅丹地貌范围大约2万多平方公里,面积巨大,我之所以用巨大这个词,要知道包括巢湖水面在内的一市四县的合肥才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又因为完全没有开发,内部没有道路,找不到任何建筑作为地标参照,还没有移动信号,在路牌上特别提示“极易迷失方向”。为安全考虑,我们没有过度深入,始终把进入的国道口放在视线以内。当我们爬上一个较高的山丘,辽阔壮观的雅丹地貌尽收眼底,而强劲、干燥、呼啸肆虐的风告诉我们,雅丹地貌就是这样形成的。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离开俄博梁返回冷湖镇的途中,我们在路边又发现一处雅丹地貌,比较刚才恢宏巨大的俄博梁,这里更象一个雅丹地貌的盆景,集中而典型,再加上午后的光线,反而是这一处的雅丹地貌为我们留下的照片最多。看完最后这一处雅丹地貌,我们共同的感觉是心无遗憾了。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今天最后一件事情就赶路,目的地敦煌,距离还有300公里,高度落差2000米,有大段的盘旋而下的盘山公路。

途中,我们还看到了平原难得一见的穿云破雾的“耶稣光”,还有排列整齐的风车巨阵。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青甘环线游十日记(4)

当我们感到耳膜鼓涨、满眼绿色时,敦煌到了。

入住的酒店是我们一路下来条件最好的酒店,达到四星的标准,价格还不贵。要感谢宋家民,酒店预订都是他在操心。

今晚没有喝酒,找了家路边的饺子馆,老板很健谈,我们吃的也很爽。

回去享受酒店,而且计划在敦煌住两晚,明天不用收拾行李了,真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