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随笔记简友广场散文

地铁见闻

2023-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申公信

      今日地铁见闻有些特殊,地铁车厢满满当当挤着,左右两边一个爸爸一个妈妈都在看数学解题的直播,看着这两位家长年龄并不算大,看的题目我猜想应该属于小升初的阶段。

      联想到之前友人在群里说最近迷上了看解题直播,我慢慢意识到原来不是个别情况。我思考了一下,用经济学来解释、这还是属于消费降级……

      可能大多数人不理解,看解题直播为什么是消费降级?其实往年的暑假,这些孩子的娃不是在学而思练升级,就是四季,英孚等,总之孩子排的满满当当,家长却一杯咖啡晒个朋友圈等孩子放学的岁月静好。可如今,一切似乎凭空消失了……

      真的没有了吗?并不是,只是以一种更卷更贵更荒谬的方式继续延续,不要说一般工薪家庭无法承受,就算是二班的中产,当所有考试涉及的语数外物化政史都要忙着试听排老师算小时的时候,账单是惊吓的……

      然而不承认输在起跑线又要在终点线前发力的人们不断寻找一种性价比最高的方式,特别是人到中年的小镇做题家,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孩子的补课眼见的成本水涨船高,于是捡起了过往的尊严……放着我来。

      我其实也是:说实在的,过了一遍初中的数学,包括核心题和压轴题,真心不难。我大言不惭地做了两份中考的模拟卷,妥妥的146分以上。唯一难点就是怎样把我会的技巧转教给下一代,这其中的解体思路是否属于通用型,能否让孩子融会贯通,这一点……愁死。

      这个时候,直播解题出现了,完美地解决了我的痛点问题,或许说解决了千万爸妈既穷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两难,虽然我也不清楚流量变现如何实现,或许是卖辅导书,解题册还是……但是看直播解题,特别是难题还是很爽的。

       我想起了郑强教授曾经批判大学教育和无法培养诺贝尔奖的一段话,可是我想如果连解题都需要一代代传承,老师的答疑换成了网络的直播,千万的流量为了还是能解出一道别人解不出的题目,那确实创造力和想象力堪忧,或者说……无存。

       我擦了擦脑门的汗水,继续研究数学解题思路,刚出来的中考历史成绩,总算还对得起那半年突击辅导节衣缩食的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