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记忆中华文学

致敬,翻译家们

2020-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雅迪希

在巴公家里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发旧的《傅雷家书,许是夫人有意放在那儿吸引我去看。由于这里不常住,可每次回去都要翻看几页,慢慢地在其它一些地方也注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有了一些要看他的译作的冲动。

加深对他的了解。

今天就看到关于他的一篇文章。其中许钧教授的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在谈到傅雷先生所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说:罗曼罗兰的原文其实并不是中国读者所读到的那个风格,这风格是傅先生独创的。

以前我觉得翻译没什么,按图索骥就好了,这段话提升了我对翻译的认识。

翻译不是翻译,翻译是另一种意义正的写作,是创造性的翻译。它要迎合本国人的口味,要符合本国人的习惯。一句话就是使作品本土化。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看的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感觉很中国化,很好理解。成段的景物描写,人物心理描写,让人看着很舒服,很享受。

对不起,我以前真的把翻译这项工作看轻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