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她永远失去了女儿?

2023-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不是什么都能逗的

新西兰作家、记者琳达·科林斯用一部《永远的女儿》向我们坦露了正读高中的女儿轻生前后的经历、她的调查和反思,读后令人唏嘘。

该书涉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教育、学业压力等社会议题,那么花季少女的离世到底该归咎于谁呢?只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才是对逝者的安慰,也是避免更多悲剧发生的根本保证。

首先我想说的是孩子是无辜的,尽管她已经到了马上要高中毕业的年龄。她的性格与成长经历有关,她面对的困扰由周围环境所造成。每一个厌世者的离开都是因为我们所提供的这个世界不值得他留恋。

如果说悲剧的发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的话,书中的女儿维多利亚有注意力缺陷障碍不能不提。因为对这一疾病的不够了解,家长和学校都忽视了对维多利亚应给予额外的关注或帮助。

说到责任,做父母的失职是主要责任。他们注意到了女儿十九个月大时才敢迈步,注意到了女儿始终学不会正确地系鞋带,以及七岁之后的谎话连篇,可是都没有想到女儿可能存在问题。

只是因为女儿成绩和社交都似乎还不错,就一直忽视她的精神世界,没有想到这个年龄的女孩可能存在学业、社交、恋爱等各方面的压力或困扰。至于女儿去世后才在她床下发现写了多年的私密日记,这个真的非常离谱。

维多利亚的母亲在应对职场压力、与保险公司商讨受灾房子的处理方案等事情上都表现出不成熟的一面,在家里动辄崩溃,甚至还需要女儿来安慰她,她没有能力为女儿提供有安全感的成长环境。这也导致女儿有心事时不愿找她倾诉。

其次要担责的当然是学校。维多利亚就读的是私立学校,我没想到发达的新加坡居然有如此势利的学校,大概也与排外有关。

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安全关注不够,心理咨询老师也能力欠缺,维多利亚去世后学校不加过问,还不让师生回答相关的问题……这一切都好眼熟啊,这样的学校怎么育人?

维多利亚的同学们当然也有责任,他们给维多利亚融入圈子设置了障碍。同病相怜的玛丽在收到维多利亚的悲观短信后也没有采取任何动作。

归根结底是我们给孩子的爱不够,没有及时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变化,也没能力得到孩子足够的信任。这里的我们包括父母,也包括老师。

但愿“我们”能够及时醒悟、努力,让悲剧不再发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