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历史大势到底是什么?10

2022-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mamimima

华夏文明从文明早期就用这种双结构理论模型(河图洛书),解决了西方哲学至今为解决的本体论矛盾。

西方的本体论矛盾,就是西方文明的先贤认识到本体本质上就是对不可能进行认识的整体的认识,而现实的认识活动只能是对局部的认识。所以用认识局部的认识活动来不得不认识整体——这不仅仅是一个不得不进行的认识活动,而且逻辑上呈现为一种悖论的形式。

所以西方哲学或者说西方哲学所显现的西方文明的核心思维逻辑,就是形而上学,就是原子论式的绝对的分裂、分割、对立状态!

但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先贤,虽然认识到对整体认识和对现实认识的差异。但是他们认为这两者不存在分裂、分割、对立状态。

洛书是河图进行运动的状态。(由静态世界的居中而四面,运动展开为现实世界的九宫八方格局)

而河图洛书之间的关系,在转化为易的形式后,就演化为八卦,尤其是六十四卦的形式。

这个用今天的白话文描述就是:

1河图呈现为整体性状态,而洛书成为具体事物在现实中的状态。

2由于华夏文明是整体论世界观作为决定性的文明样式。

3所以呈现为整体性趋势对局部趋势现象的规范!即河图作为更高一级的现象、理念对洛书具备规范性限制。

这个规范性限制的现象,在易经中体现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