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要一直写,才能被更多人看见
一天,一个青年文学爱好者跑去问周老师。问:“周老师,我需要写多久才能像您的文章一样,被很多人看见?”
周老师不说话,竖起了一个食指。
青年人说:“一个月?”
周老师摇了摇头。
青年人又说:“一年?”
周老师摇摇头。
青年人说:“莫非是一百万字?”
周老师,终于开口了:“一直写。”
以上对话是虚构,但说的道理却是不假的。很多初学写作者,刚开始写很有激情,过一段时间了,写出来的文章,点赞者寥寥,阅读量不破三位数,激情就消退了,写作就不那么积极了,开始自我怀疑,或者觉得是别人不懂欣赏了,其实这些都是初级阶段的表现。
有的人写着写着会遇到瓶颈,仿佛江郎才尽,陷入焦虑。
对于日更写作,根据日更达人周卫英老师的经验之谈,是日更不能停下来,写不了长可以写短,写不了深可以写浅,什么都写不了,可以把群里的聊天记录摘抄下来,修修剪剪也可以成为一篇文章,总之就是不能停更,一旦停更,再重新动笔就难了。
这就是对待瓶颈正确的态度。面对文章无人问津,其实要有平常心,把写作当成是一种关注心灵成长的方式,你会收获比点赞和阅读量更有意义的东西。
绝大数写作人,都经历过一段默默无闻的时光。耐的住寂寞的人,最终必定出众,获得无数的掌声和鲜花,耐不住寂寞的人,最终只好放弃。
记得前一段时间,朋友圈流行一个短视频,讲的是,两个人同时往地下挖宝石,其中一个人挖到一半,没有发现有宝石,就去劝另外一个人,叫他,别挖了,地下没有宝石,我都挖过了,根本没有宝石。
被劝的人,没有听劝,继续往地下深挖,最后终于挖到了一个闪闪发光的大宝石。前者懊恼万分,后者高高兴兴地拿着宝石回家了。
这个视频说明,做任何事情,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深耕垂直领域,假以时日,成功一定会实现。
可是很多人往往就是坚持不到底,受过去的经验束缚,看不到希望,半途而废,浪费了前面的许多精力和汗水。
小林老师的漫画,有一句话说,不懂得坚持的人,永远都是半成品。
扎心了,想想自己其实就是不懂得坚持可贵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知难而退,半途而废,导致自己一事无成。人到三十,有了中年危机感。
不过危机危机,就是危险中的机会。记得我高中的语文老师说过,人都是局(逼)出来的。
所以当年项羽才要破釜沉舟,人只有没有退路才会发挥最大的潜能,网络语言说,你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刚开始写作阅读量不高,没什么可怕。果果老师,周卫英老师,刚开始写作,也一样经历过阅读量惨淡。
在没有链接果果老师之前,果果老师在社群里发她自己的原创文章,我也没有点进去看,后来看她发的多了,我就点进去看了,看了之后,我也没有什么感觉。再后来看到果果老师,持续写作。就对她产生兴趣了,主动链接了她,过了两年,最终成为了她写作班里的一员。
持续输出,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递进发展。
直到今天,果果老师的文章,我也没有每一篇文章都去看,与某人的邂逅需要缘分,与某本书的邂逅需要缘分,与某篇文章的邂逅需要更加需要缘分。
信息过剩的年代,不要奢求每一篇文章都被许多人看到了,这不符合科学。
哪怕是名家写的书,例如鲁迅、莫言、贾平凹、余华等等作家写的书,也不可能每一本都看过,看过其中的一两本已经很不错了。
人的精力有限,原谅大家有选择性地阅读,读不读是别人的事,努力不努力是你自己的事,你不努力,别人看见你一两篇文章的机会都不会有。
所谓冰山一角,就是露出水面上来的冰块只有八分之一,可是如果没有水下面八分之七做支撑,八分之一也不可能被人看到。
所以,努力写吧,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