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儿童:儿童哲学的起点
一、移情
我经常被孩子说的话吓着。
那些会吓着我的话,大多不是来自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不见得比大人更丰富,衹是很多大人长期不使用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所以有时相比孩子天外飞来一笔的话语,显得苍白而已。
懂得使用想像力的创造力的大人,他们的语言表现是比孩子丰富的,因为他们有更丰厚的生活经验,也接受了更多信息和刺激。
某些成人对儿童想像力和创造力展现出惊异,乃是出于一种移情:他们对自己的童年缺憾感到惋惜,于是将他们的遗憾移情到孩子身上,他们所歌颂的,正是他们渴望在童年时拥有,却始终错过且无法弥补的生活方式。
当我说,孩子说的某些话吓着我,那些话主要来自于孩子某些“不加掩饰的表达”。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变得很容易掩饰我们的内心,我们通过掩饰内心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心灵。
我们戴上一副又一副的面具,就像吃了禁果的夏娃,拿叶子遮蔽自己的裸体。这种情况,好听点就叫社会化,我们通过社会化的面具,好让自己可以在群体中存活下来。
这种存活以牺牲自我的本真性为代价,但对孩子来说他可能不会想那么多,或者因为他自我保护的能力有限,使得他在很多时候更愿意去倾诉他的内心,表达他的痛苦,告诉别人我受伤了。
二、压抑
对大人来说,承认自己受伤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只要不承认自己受伤,就好像等于自己没受伤一样。确实,这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我欺骗,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可是人们确实需要这种行为,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欺骗自己,好化解成长之殇,在迈向老年与死亡的过程中,活得面目全非后,随时可能因为自我分裂而自我崩溃。
好让自己在日复一日、点对点的庸庸碌碌中生存下来,给自己谋一条心灵的出路。这是虚伪吗?这是愚蠢吗?这是庸俗吗?我觉得都不是,我只觉得悲伤。就像韭菜不是一天养成。
韭菜是日积月累吸收阳光、水和养料,它们才能长得那么大。试问,有韭菜天生就希望自己成为韭菜吗?生下来就接受自己成为被收割的农产品吗?我想这并不符合人的天性。
人天生保持着生命的欲求,如柏格森说的生命冲力,或是存在心理学说的原始生命力。人天生想要越多越好,包括想要得到更多美的、善的、有利的东西。人的天性带有一定的侵略性质,这是人的本质。
然而,接受真实的自我并不容易,因为在我们身处的社会文化中,某些本性被视为罪恶的,视为糟粕,可是人的本性有所谓罪恶和糟粕吗?这不都是后天形成的概念吗?来自少数人制定的伦理道德和框架。那么,为什么多数人要去遵守少数人制定的框架?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权力不对等的世界,有权力的人,他的一个念想,就能左右很多人的命运。就像我们身处的国际社会,社会上确实存在行使公理和正义的行动,但公理和正义又必须通过有权力的政权或组织来守护。
欠缺守护者的公理和正义,就像玻璃中的花朵,很美,也很脆弱,随时可能被摧毁。
人是自我纠结的动物,同时具备孟子说的良知、哲学家卢梭说的童真。但也同时具有荀子与西方存在心理学在人身上见证的,人性非常原始的、暴虐的、自私自利的……种种为人际社会带来血泪的本性。
由纠结的动物所形成的文明——也就是我们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和谐。
人就是这样的矛盾体,有善有恶。当我们带着如此完整的认识,我们会发现,孩子在教学现场发生的种种景况变得清晰、澄明而不流于大人的移情。
三、接纳
拥有完整的认识,我们才能对孩子的期待落地,在发扬他们良知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把握其内在原始生命力的部分。结合正面、负面——或用存在心理学的语言:存有与非存有——使孩子更能完整了解自己,了解人(human being)。进而使他们的成长得以落地,而不是将自我成长架构在一个被过度净化的空中楼阁之上。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包括老师。
我们不是鼓励老师要变得自私自利,而是让老师的工作跟随真实人性落地,老师不是圣人,也无须用超凡的标准框架自己。老师需要在辛苦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需要为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应的报酬,这并不是堕落,而是符合人性的基本诉求。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用“基本人性”的诉求来看待彼此,正如老师对待学生,学生对待老师,很多事就可以用一种真实和纯粹的方式加以处理。
从这个角度,儿童哲学的真谛显而易见:儿童哲学的教师,无须把孩子视为纯粹的天使,或是把他们视为一种纯粹正面的、完美无缺的存在。
如果我们把儿童视为这样的一种存在,我们非但忽略了他们人性中的另一面,更可能让儿童误以为他们内在的本性原始生命力是不洁的,换言之,这会让儿童感觉内在的半身被否定。
若是教育工作者无法接纳真实的儿童,他们面对的就不是真正的儿童,而是“理想中的儿童”。理想中的儿童是少数成人理想化的产物,是他们移情的客体,是一种宛如处女情节一样的偏见。
这对儿童并不公平,因为他们的真我并没有得到完整的接纳,就像父母接纳孩子的全部,他得接纳孩子的优点,也得接纳孩子的缺点。如果他罔顾孩子的缺点,只承认具备优点的孩子才是他的孩子。这样的父母,他们爱孩子吗?我想他们爱的是他们理想中的孩子,只有孩子优秀,只有孩子完美,如他们所想,他们才爱。
假使教育工作者用同样态度去面对孩子,能教好孩子吗?这显然矛盾,且不切合实际。
四、结语
儿童哲学要回到真实的人,回到真实的社会。回到不完美、令人纠结、具有破坏性,但也同时具有建设性、良知与乐于与人为善的“真”儿童。
这就是我想说的,儿童哲学的起点在哪里?我想就从“每个人接纳真实,真实接纳每个人”为开端。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前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