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感觉自己依然一无所知?
2016年2月17日 随笔
学无止境,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这些可以算的上是祖训了,道理都懂。因此要想成功,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不断的获取知识。但是,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即便很勤奋,即便爱看书,曾经主动学习到的知识,过段时间之后再次面对他们,任然有种一无所知的感觉?如果感觉似曾相识那么已经可以小小的兴奋一下,如果能够清晰的记起那时学习他们的场景,那么自己都觉得惊喜。
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可以有几种解读。
第一种,人老了,不中用了,学习能力下降。
第二种,可能知识获取量太大,以至于超过大脑容量无法记住。
第三种,不得法,可以通过改进学习方法解决。
三种解读,一个比一个认识深刻。其实都是问题,综合起来造成这么一个悲剧的结果。因此破解这三个魔咒应该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1. 关于老,我认为,年老不是老,心态老才是老,行为老才是老。学习能力下降单纯对记忆和对知识的感官而言,可能有所衰退,但是年老经验必然多,理解力是必然更高效,从这点来说,并不一定带来总体学习能力下降的结果。所以,不能把年老作为自己封印,忘记年龄,拿出激情和一贯的勤奋,学习不是问题。
2. 关于知识量大,无法记忆。我想先自省一个问题:当下我们到底最需要摄取的知识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是否超越了应该理解或者必要理解的范畴?答案是肯定的。积极的人面对自己无知总是手足无措,此时更激发获取知识的勇气和执行力,但是仔细思考,这不免有点冲动,有时并不是所有无知都要改变,我们只需要改变最渴望、最紧迫需要改变的无知就好。要学会放下,学会选择,就会豁然开朗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精力的分配也要符合2/8原则,我们需要将80%的精力做有限知识的深入研究,而只用20%的精力做无限知识的涉猎即可。
3. 不得法。这个问题才是核心,才是最不好把控的关键。自己在过去曾经用过很多方法帮助学习和记忆,记笔记(手写),画图,写总结......但是在当时做过后还是很容易忘掉,也因此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后面仔细的想,要真的记住这些知识,必须反复看,反复练习,形成条件反射才能真正属于你。当然这需要时间的投入,只需要作用于必须要记忆的知识即可,其余的知识可以迅速理解就可以,但要通过外部工具辅助记忆,在用到的时候看一看,可以迅速恢复理解就好了。说白了,解决这个问题,最笨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不纠结了。还要明白,记忆不只是用大脑,用笔和纸一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