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旅游印记:上海广富林(三)

2021-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guowen春回大地

图文/春回大地

富林塔

接着说古陶艺术馆,它位于地下二层,紧邻广富林文化展示馆。该馆内有500多件不同时期的精美古陶,全由上海市收藏家协会所属夏禹古陶珍藏馆所提供。细细观赏,我们会发現所有展品在玻璃壁橱里,摆列有序,年代的划分和归纳,又到详细标贴说明,都清晰可见。

虽然说每一件古陶属于静物珍品,在柔和的灯光辐射下,显得斑驳陆离。但它们都在静静地倾诉着昨日历史的沧桑。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展品都经过国家艺术中心专家秦耕专门撰文点评,并选取部分珍品,在国家艺术杂志上刊登介绍过,使其名扬海外。

更让游客肃然起敬的是,古陶艺术馆之上,竟然建立一座三层楼高的富林塔。居于知也禅寺和三元宫正中,内古外秀,是晚唐风格的三重檐塔,也是广富林文化遗址中的最高建筑。一口气爬上三层,站在塔顶环廊上,广富林的景色能一览无余。低头再看富林塔门前的那一方水池,清清爽爽,秀似平镜,静美透亮。每当斜阳西下时,塔影倒映其中,景象更是美不胜收。

三元宫

下塔楼,绕过水池,沿着青石板铺的路面往前走,再右转拾级而上,就看见了庄严肃穆的知也禅寺。里面四壁金碧辉煌,神佛满堂,敬神拜佛的香客,也绵绵不断。香火烟雾缭绕,渺渺中领略到十分的虔诚和厚重。

相传,“知也”一词来自一位不图回报,悉心救治明末清初受瘟疫肆虐的广富林灾民的云游僧人“知也法师”。今天,广富林还留有知也桥、和尚溇、和尚坟等纪念他的遗址。重修的知也禅寺,不仅设有知也法师塑像的祖师殿,还供奉着上海寺院唯一的“五方文殊”,着实代表着广富林深厚的文化气场。

紧挨着知也禅寺的三元宫,也是广富林最早出现的祭拜场所,乡民一般称为“三官堂”。迈着虔诚的步履又进去,依次观看供奉着的尧、舜、禹塑像,想像着他们分别背负着天官、地官、水官的古称,去世代治水的恢宏场景,心中顿生敬畏。他们都是道教创立时最早的信仰者之一,不辞劳苦,三过门而不入,全身心治理水患,目的就是为了保佑广富林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精神可嘉,行为可敬!

知也禅寺

传说,古时三元宫没有门,不管是逃荒的,还是遇难的,落到此处都能自由进出,并获得一顿饭吃的慰藉。由于经常接济无家可归的穷人,后来的三元宫,也因此深受百姓的崇拜。

瞻仰和祭拜完各路神佛,又来到广富林又一景观---城隍庙。它被灰砖城墙包围着,几扇大红色的铁门也紧闭着,显得清静愫心,不同豫园里的城隍庙那般热闹繁华。也许因疫情原故,只开了旁边的小侧门,控制进出。

说起这座城隍庙的由来,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相传明朝年间,松江突发霍乱之疾,广富林镇上的陈金生和王家昌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救助乡民于危难。后来两位善者相继离世,乡民感恩捐资建庙祭拜他们,并取名“陈王庙”。后来随着年代的久远,“陈王”被读成了“城隍”,才有今天的城隍庙。

魁星楼

今天的城隍庙,主殿供奉的是松江府城隍李待问,东西配殿分别供奉的是娄县城隍和广富林城隍等。

顺着城隍庙往里走,里面豁然开朗,松树和白杨亭立庞大的寺院中,枝叶茂盛,繁衍生息如寺庙里不断的香火。第一眼看见的是座关帝庙,把门的关公头戴紫巾翎,身罩战袍,脚蹬战靴,手握一把一人高的大刀,怒目圆睁立在门口,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广富林的关帝庙自古存在,但毁于战火后,一直与城隍合同供奉。关帝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被民间尊为“武圣”、“关公”,是广富林先民的保护神。

关帝庙的后院,还有一幢魁星楼,“魁”的称呼源于古人对星宿的崇拜,认为二十八宿中的奎星主管文运,加之广富林魁星楼里的独占鳌头雕像,十分精美形象,所以“魁(文曲)星”代表了广富林人杰地灵的历史象征。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