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是在修什么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200人  星辰点点光

     这篇文章是我写给自己的一个禅修入门的笔记,领悟水平尚有限,文章也许散碎,但我相信,仅仅是只言片语的文字,也会对你我有所启发。

    要了解禅修,必须先了解见地,佛法认为禅修是为了习惯见地并提高见地的水准

那么见地是什么?

    说明这个问题,从我们生活日常中通常会犯三种错误来说起。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的手,我们在看自己的手会经常认为,今天的手跟昨天前天的手一样,这就是我们常犯的错误一:认为手是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因为手一直在出汗、在衰老,每一刻都在变化,认为不变自然是个误区。那么,我们还会觉得手是个整体,实质上如果有医学知识,你会了解你看到的手是皮、骨、血、神经的组成,而并非一只整体的手。这就是第二种错:认为手是一个整体。第三错就是常常忘记这只手依赖于许多因和缘。它不仅依赖食物、润肤霜,依赖于阳光水分,依赖于这个房间有没有东西落下来,依赖于这天气会不会让手出汗或把手冻裂等等。

    通过这个例子,佛学所说见地就是:一切东西是无常的、相互依存的、而且没有东西是整体的。

    刚说了,禅修是为了习惯见地并提高次见地的水准。那么如何提升见地?

    具体的做法是:试着建构或者设立见地,来了解一切是无常的、是因缘所生,且非整体的。

    怎么理解,还拿手说事。如果了解手是无常的这个事实,就解释了何以护手霜有用;假使你的手很干燥,如果它恒常不变,那么你将永远受困于一只干燥的、不舒服的手。但因为手是无常的,所以护手霜有用,它使你的手柔软。另一方面,你可能会这么认为:"既然手是无常的,那用再多的护手霜手都会衰老。”但是,恰恰是用了护手霜才能证明你愿意接受,手并非是恒定的,这么一来你不再受困于一张干燥的不舒服的手,接受这个无常后,即使护手霜用完,也不难过。

    手只是一个比喻,放大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非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政治体系,我们的经济体系,我们对他人的看法,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工作、生活、金钱、同样都会犯了刚才的三个错误。我们把困难的处境视为永恒的,把自己的成功视为单独的,会自我怀疑、会万念俱灰,会封闭狭隘。这里特别说说伴侣关系,我们把这关系视为整体的“抽象概念”。但事情并非如此,当你和某人在一起,你的自我和他的自我总是要互相蹂躏,为什么?因为在那时候,整体关系并不存在,实相在逐渐清晰,关系一点一点改变,一部分一部分出现。当我们拥有伴侣关系,我们就必须接受它是喜忧参半地的出现。这种“三无”审视事态的范式,就是常说的智慧、同理心,这也是常说的慈悲。

    禅修在这里能做什么?禅修是帮人习惯和提高见地的技巧,也只是技巧,不是目标;就好比是一艘船,只是为了帮人渡到岸。

    禅修是在修什么?

    修是一种空。禅修类似剥洋葱,拨到第一层时,鲜嫩的果肉会让你惊喜:哦,这就是了!这是我们的瞬时的解脱和证悟,然后过一段时间,你了解到,刚才那一层证悟只是你自己的幻象,实相并非如此。然后会继续剥,一层又一层,剥到最后你会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但是这种没有会带来另一种高兴——为自己免除了,必须去发现这个里边有什么的负担,换句话说,剥除的某些顾忌和烦恼,增长了无畏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皆空”的道理。

     回到现实,我们看到的禅修,只是笔直做正,集中呼吸,似乎什么也没做,实际上当意识到禅修是什么也没做的时候,也相当的不错,因为这非常不容易,我们成千上万的人,想要什么都不做,都无法达成。我们总在做事、阅读、派对、运动、朋友圈,因为当我们什么都不做时我们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是我们所不喜欢的,这种不喜欢的源头在于内心的不安全感,为了确定自己的存在,必须忙碌、或者争吵、或者焦虑。然而禅修正好相反,禅修总是面对事实,就是什么也不做。

    若用世俗的功利眼光去评判禅修,那么禅修的实质就是去掉我们的顾虑,让我们重获信心和安全感。如果你了解了禅修的这个实质,抱着禅修的初心,到一定时间后你就知道,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无所适从。因为什么不做已相当不容易,但我们活在顾及中,没有信心做想做的事,自由更是不容易。

    禅修,修的是空,修的也是自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