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习第160篇《豳风  狼跋》(全)

2022-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60篇《豳风  狼跋》

【原文阅读】

狼跋bá其胡,载zài疐zhì其尾。

公孙硕肤,赤舄xì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

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译文参考】

老狼朝前踩下巴,后退又踏长尾巴。

公孙身体肥又大,红鞋弯弯神气煞。

老狼后退踩尾巴,前进又踏肥下巴。

公孙身体肥又大,品德名誉差不差?

【字词注释】

(1)跋(bá):践,踩。

(2)胡:老狼颈项下的垂肉。朱熹《诗集传》:“胡,颔下悬肉也。”

(3)载(zài):则,且。

(4)疐(zhì):同“踬”,跌倒。一说脚踩。

(5)公孙:国君的子孙。

(6)硕肤:大腹便便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硕肤者,心广体胖之象。”

(7)赤舄(xì):赤色鞋,贵族所穿。

(8)几几:鲜明。《毛传》:“几几,绚貌。”朱熹《诗集传》又以为是“安重貌”。

(9)德音:好名声。朱熹《诗集传》:“德音,犹令闻也。”

(10)不瑕:无瑕疵,无过错。瑕:疵病,过失。或谓瑕借为“嘉”,不瑕即“不嘉”。

【诗歌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长期以来即有美刺两种观点相对立。旧说是“赞美”,现代研究者则多判为是对贵族“丑态”的“讽刺”。持美诗说者或径取前人成说,不予发挥;持刺诗说者大都以“狼固非喻圣人之物”为据;或言狼喻管蔡小人之流,曲意弥缝,二者均未对《豳风·狼跋》一诗之比兴特点作深入体察。

          主赞美者,着眼在“赤舄几几”“德音不瑕”,这只能是颂赞;但“狼跋其胡,载疐其尾”的比喻,却分明带着揶揄的口吻,与“赞美”并不协调。主讽刺者,着眼在喻比公孙的“狼”,既凶残、又狼狈,若非讽刺,不会以此为喻。此诗以狼之进退形容公孙之态,亦非必含有憎恶、挖苦之意。闻一多指出,《豳风·狼跋》“对于公孙,是取着一种善意的调弄的态度”。

      还有一种观点,把“狼跋其胡”解释为天狼星停滞在尾宿,认为这是一首讽刺的山歌,讽刺公孙贵族不懂、不关心天象的变化而只关心自己的鞋子。

        不管有没有天狼星或者天象的变化,个人倾向于认同,这是讽刺贵族公孙的诗。这位公孙,到底是谁,不得而知,只得存疑。他吃得大腹便便,穿着华丽的礼服,实际上品德名誉都不好,因而到处碰壁,处境狼狈。

  此诗二章,入笔均从老狼进退的可笑之态写起。但体味诗意,却须先得注意那位“公孙”的体态。诗中一再点示“公孙硕肤”。“肤”即“胪”,腹前肥者之谓;“硕胪”,则更胖大累赘了。一位肥硕的公孙,而穿着色彩鲜明的弯翘“赤舄”走路,那样子一定是非常可笑的。“舄”是一种皮质、丝饰、底中衬有木头的屦,形状与翘首的草鞋相仿。

        据闻一多考证,周人的衣、冠、裳(下衣)、履,在颜色搭配上有一定规矩。公孙既蹬“赤舄”,则其带以上的衣、冠必为玄青,带以下的韠、裳则为橙红,还有耳旁的“瑱”、腰间的“佩”,多为玉白。正如闻一多所描摹的,给公孙“想像上一套强烈的颜色……再加上些光怪陆离的副件(按:即瑱、佩之类)的装饰物,然后想像裹着这套‘行头’的一具丰腴的躯体,搬着过重的累赘的肚子,一步一步摇过来了”(《匡斋尺牍》)——这便是诗中那位贵族“公孙”的雅态,令人见了会忍俊不禁,而生发一种调侃、揶揄的喻比欲望。

  然后再体味“狼跋其胡,载疐其尾”的比喻,便会忽如搔着痒处,而为此喻之维妙维肖绝倒了。古人大抵常与校猎、御射中的猎物打交道,对于肥壮老狼的奔突之态早就熟稔。

        此诗对公孙的体态,取了这样一只腹白肥大、“前颠从踬”的老狼作喻比物。闻一多对此二句亦有精彩的阐发:“一只肥大的狼,走起路来,身子作跳板(seesaw)状,前后更迭的一起一伏,往前倾时,前脚差点踩着颈下垂着的胡,往后坐时,后脚又像要踏上拖地的尾巴——这样形容一个胖子走路时,笨重,艰难,身体摇动得厉害,而进展并未为之加速的一副模样,可谓得其神似了。”(《匡斋尺牍》)

【《狼跋》学习的反思探讨】

      这首诗还被解读为颂美周公之诗,我们换这个视角来看看。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为兴比。这两句诗里作者借狼的行为比周公。老狼引领抬颔时,有一分自信和尊严,而跲jiá尾时又有一分谦恭谨慎,此借老狼的这种行为体现周公虽受流言中伤,但仍不失尊严风范,在自信中又有谦恭之态。

        “公孙硕肤”,指周公的高大俊美之身姿,“赤舄几几”,写周公的从容淡定。赤舄为诸侯命服的颜色图案,几几是形容人的从容稳重。“德音不瑕”指周公虽遭谤,但其德声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此诗以老狼喻周公,颇有奇趣。

      朱善点评此诗说:“物之累于形者,共进退跋疐,无所往而不病。圣人之周于德者,其进退从容,无往而不宜。盖临大难而不惧,处大变而不忧,处大事而不疑。非道德隆盛者,固不足以语此,非常人所能及也。”

      也有人以“进退两难”之意解,此诗第一章可释为“狼前行踏胡,后退绊尾。那公孙高大伟岸,举止从容”。前后似有不妥。当然,诗人也可能取前后正反两意作反衬。前两句意指狼的困境,后两句则指贤者的进退从容。

        这首诗是《国风》的最后一篇。孔夫子删诗编诗,以周、召二南居首,当然是尊周为正大;以豳为尾,又是以先周做结,也是首尾相照应。这样理解下来,中间虽穿插十二国风,却不离国家一主之囿,豳风的《七月》,当为先周古传,最为宝贵。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这首诗是《国风》的最后一篇,我们再回顾一下对国风的理解。

        国风是指“十五国风”,十五国分别为周南、召南、邶、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h u ì)、曹、豳(bīn),为古时地名或国名,是指诗的地缘关系。

        “风”的含义较为复杂,有很大争议,但不外乎几种:一种认为指“风俗”之风,十五国风即是十五国各地的风俗,这风俗由诗来表达,便成了十五国的诗风;一种认为指“诗体”,认为“风”是与诗的“雅”“颂”并列而不同的体;一种认为指乐舞,古诗必有乐舞,至于先有诗后有乐舞,还是先有乐舞后有诗,也多有争论;一种认为指“风化”,即春风化雨中的“风化”,比喻为以诗风化民情民德;还有一种认为指“讽”,即“讽刺”之意。

        实际上,国风是当时流行于民间的诗歌,每一首歌有不同侧重的含义,没必要像那些尊古求证、刻舟求剑的迂儒一定要寻出个确切的名目来,每首风诗大概都含有上述各种指向,也大可供善于牵强附会的人穿凿编织。

      若从孔子所言“诗,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国风因其清纯质朴,最有此种境界。

        心有千千结,诗有千千解。尽管对诗的解读因人而异,但诗的质朴简单,是有感而发,是先民们或农耕之闲,引吭高歌,或与那风声鸟鸣,同感共和。

      当我们品读诗时,只觉得自己是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漫游,眼见那汉江水畔的少年情愁;墙隅搔首的少女心思;偶遇村社节庆,婚丧嫁娶,不免去凑了一番热闹。

        一首首诗歌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情窦初开,什么是天作之合;什么是一往情深,什么是弃女之怨;什么是人世坎坷,什么是悲欢离合;什么是祖先文化,什么是人文关怀。

        这里没有咬文嚼字,没有故作造词,没有铅华粉饰;这里有真心的欢悦、真实的痛苦、真情的倾诉;这里自是天籁馈心,由心而动,情景交融,令人心驰神往,在心领神悟中精神得到滋养。

参考资料:

《诗经译注》,程俊英 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

《诗无邪:十五国风》,王晓明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