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

英语学得好?因为我重复得多啊。

2017-01-14  本文已影响144人  瑞雯Raven

我有条学习英语的捷径想告诉你,你要听吗?

英语学习很简单,只要你肯下功夫去重复。

英语学习很难,只要你“很忙”,没空开口动耳。

我们从牙牙学语到口吐莲花,经历了学说话的入门和最高境界,这之间都是遵循同样的原则——重复重复再重复。

牙牙学语是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是动画片,一遍一遍发音、纠正、大舌头到能够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喊出自己最原始的的想法“吃”。

靠重复学英语简单,是因为连脑子都不用带,你就可以披挂上阵,和所有学霸在同一起跑线上拼体力。

在智商不够的情况下,如果连体力都拼不过,那真的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靠重复能够超越学霸是我在高中时的一个重大发现。

高二时要会考生物物理和化学,为了逼迫我们文科生不要给学校丢脸在这些理科上考不过,我们文科班在排定名次时要把这三科的成绩算进去,这样一来,很多人因为对这几科时间投入不够,很容易从top10滑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在文科生门都开始挤压睡眠时间或者史地政的时间复习这三科的时候,我为了保住我的面子,为了不牺牲我学史地政的时间,我开始研究考卷。我发现这些卷子模式化很明显,尤其生物和化学的几道实验题,简直简单到即使没看过课本,凭着多做几篇卷子就能按照套路填对答案。

于是我开始一遍一遍地做这些试卷,做的时候分出模块,把一个专题做熟了,再做另外一个。这样做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出错或者不会的时候,你会有针对性地去找教材里的内容,你会发现,平时看过的,因为没有足够的刺激,就当翻报纸那样翻过去了,而因为现在这道题做错了,你会因为带有足够的目的性而对教材的内容记忆深刻,因为你被错题刺激了,大脑会调动记忆力去记住这部分内容。

我就这样重复做了20几份卷子,没有上学校为文科生专门加开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的晚自习。我干嘛去了?放学回家了看《亮剑》了。每天要看到9点半才心满意足地去写作业(我极度怀疑当年要是没看亮剑我可能会考到清华北大o(╯□╰)o)。

硬是靠着这几十篇试卷的功底,我到大二时还能接给理科生讲生物的家教,线粒体什么的说的天花乱坠,这个学生家长真是不开眼啊。

在英语学习上我也借鉴了这个方法。

我刚开始做新闻听力的时候真的什么都听不到的感觉,为了和小我一级的学妹一起参加模拟联合国,我就使用了重复重复再重复的方法。

五一放假第一天,大家都回家或者旅游去了,宿舍里没有人,是个练习发音的好机会。我把自己关在宿舍里7天,一遍一遍地念新闻稿,每天念10篇5分钟长的VOA常速英语稿,每天都从白天开始念到晚上,一直念到半夜12点,累到蹲在地上念。

没办法,谁让我英语说不溜、发音又差呢?小学妹人家从高中就参加英语夏令营,发音虽然有点怪,但是比我好啊。为了继续保住我那不堪一击的面子,我只能故技重施。因为这个方法简单啊,只要体力够用就行了啊。

我每一篇都模仿发音,练嘴皮子,每一篇都要念到嘴皮子发麻才行,到最后真的有种感觉,就是嘴皮子要被磨破了。

就这样,连续虐了了四个月,新闻听力和嘴皮子算是练出点样子来,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九月一开学,就挽着小学妹的手去参加模联了,我记得我是代表印度尼西亚,我一张口,还是吓坏了一些大咖,我以为是因为我的发音像印尼人,结果,他们说你能不能说慢点,这里又不是报新闻。没办法,背VOA背大劲了,一时间还真有点缓不回来,由于说得太快不合群(模联的风格是讨论问题,我是播报新闻),我的motion没有一个被通过的。

重复重复再重复,这才是学英语的捷径。

捷径的特点不是短平快。

捷径的特点都是,短快,但是路却不平。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你的体力把这条不平的捷径踏成你的坦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