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你必须知道的国家宏观经济十年走势
时代前进的方向,是奔腾着的滚滚洪流。每个渺小的个体,都在历史的大河里撑船探索。
那河流,时而遇到礁石后拍岸而起,水柱冲天。随即一个转弯,又在陡坡中倾泻直下。水势稍一平缓,河底下的暗流就又开始翻滚,击打,酝酿着新一轮的起起伏伏。
渺小的个体,站在甲板上望向远方,甲板足够大,让他们有坚实的基础和命运作斗争。但是却也挡住了他们的视野,使得他们看不清船底水流前进的方向。
潮流即宏观,宏观即趋势。宏观经济的每一次重大转折,都深刻的影响着社会财富分配的模式和逻辑,创造了无数的机遇,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无数人的命运…
讲真,作为一个鲜活的,呼吸着的,踩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工作的人。你或许不从事金融行业,你也可能一直以来对它有点小仇恨,认为这个撸羊毛的行业充满着欲望和人性的丑恶。
但是你依然需要了解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演变趋势。学习这个,并不是让你去为中国经济把脉(这是经济学家的工作),而是要让自己有能力判断,我甲板下面的水流,到底是在往哪里流,并以此来提高人生决策的理性程度。
我会把以上这句话,作为自己一辈子的信仰,逢人就说,直到我老了,没力气说话了,没力气写文章了为止。
1
2007,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将近30年。在这三十年里,一系列意识形态的藩篱被逐一打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种惊人的速度,用“一路狂奔”来形容毫不为过。
2007这一年,中国GDP增速再创23年以来的新高,达到惊人的14.2%。在经济高速前进的同时,一系列矛盾与危机似乎也在不断酝酿。
1. 资产泡沫滋生。
2007年,中国上证综指突破5000点大关,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有些股票市盈率甚至达到了上千倍。
首先科普一下什么叫市盈率,它指的是股票的每股价格/每股收益。市盈率越高,表示资本市场越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
1000倍市盈率,意味着如果公司每股收益为1元,股票价格就会达到惊人的1000元。
也就是说,你今天买一只股票,要等到1000年之后才能收回成本。里面的泡沫有多大,相信大家也可以体会出来了。
既然谈到了资产泡沫,房地产市场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2007年,中国楼市一路飙升,很多城市房价翻倍增长,暴涨2-3倍的大有其在。
一位开发商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现在楼盘的利润率已经高到让我们不好意思的程度了”
2. 环境污染爆发
以太湖蓝藻为标志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这一年不断爆发,水体污染已经逼近危险临界点,全国七大江河除了干流因水量大水质尚可以外,大小支流几乎全部坏死。
世界银行的一切报告称,在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16个。
这里插播一下,2007年的我,生活在工业生产机器尚未大规模普及的三线小城市。我那个时候才初一,乐呵呵的啥都不懂只知道玩,但是我明显感觉到,就在那几年,农村水质开始集中性的、爆发性的恶化。
过去大人小孩在河里面扑腾游泳的场面不复存在,农村河流几乎到了“逢河必臭”的境地。三线农村尚且如此,工业发地城市的环境破坏,可以想象到有多严重。
2007年,是中国宏观走势的转折之年,过去三十年间资本、劳动、自然资源的密集投入,使得中国GDP一路狂飙,并且在2007年达到增速的最顶点。
但是与此同时,资产泡沫、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越积越多,眼见就要爆发。中国这种粗狂式的发展能否继续下去,一直争论不断。
理解2007年时中国经济基本面,是把握当下宏观趋势的第一步。
2
就在中国的高增长引发质疑时,2008年,美国爆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全球股指全线下挫,大宗商品暴跌。
在这一年里,中国A股市场积累的泡沫终于被挤破,上证综指狂泻72%。风险资产价值面临重估压力的同时,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开启了长达三年的上涨之路。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GDP跑的快不快,无非就是看两点:内需和外需。内需指的就是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外需指的就是一国的净出口。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商品和服务出口一直都是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引擎。
这个引擎对GDP的贡献率从2007年的10.60%骤降到2008年的2.60%,并在2009年进一步下降到-42.60%。
随着美国经济的疲软,中国外需的引擎陷入熄火停滞,极大扰动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中国的GDP增速有断崖式下降的可能,大家不要觉得GDP增速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已。
根据奥肯定律,中国的GDP每下降1%,就意味着失业率上升0.5%,乘上庞大的人口基数,GDP骤降就意味着成百上千万的人口失业,这无疑是对社会秩序的大冲击。
外需减少了怎么办?那就扩大内需呗!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可谓雷厉风行,立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所谓宽松的货币政策,指的就是央行启动印钞机,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并将这部分流动性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信贷流入企业后,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和再投资。
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指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现在熟悉的高铁,实际上就是那个时候起来的。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管齐下,效果非常明显,经济内需增长的引擎立刻点燃。2010年,中国GDP增速又重回两位数增长的高点,达到10.64%。
如果把外需和内需比作一架飞机两侧的引擎,当外需这个引擎熄火后,中国用强刺激的方式,使得内需引擎超负荷旋转,从而托起沉重的中国经济体。
但是,这种方式显然是无法持续,并且会引致一系列副作用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国经济杠杆率的高企。
央行超发的货币,流到各个经济部门的账户上,就形成了各个行业的负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杠杆(去银行贷款,贷出来的钱就会躺在负债端)。
在业界,通常会使用M2/GDP 来刻画整个宏观经济的杠杆率,其中M2指的就是名义货币供应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指标也表示,为了拉动1元人民币的GDP,央行需要发行多少元的人民币去支撑。
M2/GDP这个指标从2008年之后一路上涨,目前处于2.5左右的高位。也就是说,为了增加1元的GDP,中国必须要发行2.5元的货币,其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信息:
中国总体投资回报率在不断下降!
关于投资回报率下降这一点,白重恩在《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已经做了定量分析,一目了然。
从历史经验来看,高杠杆率往往都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前兆。一连串的债务危机,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会直接引爆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不得不让内需的引擎超负荷增长,以拖住沉重的中国经济体。但随之而来的高杠杆率,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大隐患。
把握这一点,是理解当下宏观趋势的第二步。
3
2016年年末,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并明确指出:从2017年起,将会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这次会议普遍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金融危机之后,大水漫灌式的货币超发成为过去。中国追求的,是如何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支撑起更多的经济增长,而不是用简单的货币堆砌去推动经济增长。
哪个难?当然是前者更难。在货币超发的阀门被控制之后,就必须要通过技术进步等方式才能拉起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也被称为“高质量增长”。
我们知道,超发货币,那往往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开个会议,发个红头文件就可以搞定了。
但是技术进步这东西往往需要十几、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可以完成。因此在技术真正进步之前,GDP增速的下滑是不可避免的。为追求高质量增长,放弃暂时的高速增长,这就是所谓的“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
2018年全国两会,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大多调低了GDP增速目标,并且将“高质量增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来。
但是问题在于,技术进步不是几年之内就可以完成的。这个经济增长引擎的确很厉害,但是非常难造,一时半会还造不出来。内需的引擎又不让超负荷工作,这个时候,经济有没有出现失速的可能?
当然有,比如前不久中美产生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扩大的贸易战,使得中国出口增长蒙上阴影,经济增速受到一定扰动。
受到影响,央行宣布实施降准,补充流动性,提振经济增长的信心。有人不禁疑问,大水漫灌这把夜壶又要重新拎起来了?
显然不会,央行在发布这条政策时,明确表示:保持货币政策文件中性的基调保持不变。
经济转入高质量增长的同时,如果经济增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就适当的扩大内需来进行对冲,使得GDP不至于失速,这就是当下宏观经济的总体趋势。
技术进步这个引擎什么时候能够造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其中涉及到的体制与机制障碍,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