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赏】幸运三人主席团

走马观华“下南洋”(11)

2019-08-27  本文已影响73人  山色归读小助理

作者:罗时汉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回到吉隆坡,没有充裕的时间去马六甲。

不过没关系,对于那里的社会,8年前我就有过关注,并写下感受。

现抄录在此,补充本文增加深度:

最惬意的是在马六甲。洗浴后出胡姬大酒店,我们沿街漫步,穿过维多利亚广场,走到马六甲河边,感觉这是东南亚的苏州。鸡场街文化坊那边,有几家华人会馆,还有他们的SHE团活动宣传品。

第二天早上先参观三保寺,郑和下西洋留下的遗迹。我在离它不远处意外看到了一幢MIN国三十六年所立的马六甲HUA侨K日殉难义***士纪念碑,上面的“忠贞足式”为蒋Z ZHENG题。K战胜利是继中华M GUO成立之后中华民族的一次崛起,纪念设施很多。

因为在海外,此碑保存完好,历代华人精心保护着这一代表中国的文脉。所有同行者中,只有我来到这里,怀着凭吊的心情。往往就是这样,我比别人看得更多,比如马六甲维多利亚广场的夜景,比如吉隆坡茨厂街早晨活跃的跳蚤市场,都是利用别人在宾馆休息的时间去的。

华人导游在讲郑和下南洋

马六甲很值得一去,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它拥有多国风格的建筑,中国文化在这里根基很深。明代永乐年间起马六甲为中国属*****郡,酋长国王有25次朝贡。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以这里为大本营,因此有三保山,又称“中国山”(Bukit China)。

这里是马来西亚保留中国史迹最完整、最丰富的地方。三保寺里碑刻不少,有乾隆、嘉庆、光绪,读着那“皇清”之下的清代官员称谓,感觉到大****清D国曾经的威力所及。郑和已成为一方神圣,其雕像原件已存博物馆,那口偌大的三保井,盛一泓他的故事;那还保存完整的墓地,主人可是他的下属或继任?

1567年,华人L袖郑芳杨建造的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早的庙宇,至今仍是马六甲华人ZONG教活动的中心。城内传统建筑最具特色,中国式住宅保存完好。街道曲折狭窄,屋宇参差,很多人家瑞狮门扣,镶龙嵌凤,贴有对联和门神,处处显示中HUA特色。

与居民谈话没有障碍,我问过两家小超市的阿婆,他们来此分别有五六代、三四代,祖籍是福建和广东潮州。有人说马六甲人是语言的天才,会闽南语、客家话、马来语、普通话,会中文和英文,有的还会葡萄牙文。这都是当地环境促成的适者生存。

走进“马六甲明星慈善会”,走进 “琼州会馆副馆”或“福建会馆”,感觉就像置身在台北或海口的老街,没有语言障碍,没有文化隔膜。细致打量,这里有浓厚的故园情结,如海南会馆,“是早年海南先辈南来古城垦荒建家园的历史见证”,从1869年供奉妈祖到1991年海南升格为省而正名,都有记载。

鸡场街世遗公园里彩灯明亮,有拿督威拉颜文龙局绅博士的铜像,这位文化坊的创办人,是马六甲颜氏公会会长,是马来西亚健美之父,被“全体街坊、商家及小贩”尊为“街坊英雄”。街上酒吧很多,不同国籍的各色人等都有,静静地享受着这异域时光。

马六甲又称麻六甲,它是一种树,是华人在海外生根发棵的象征,生长着多元文化的叶片和风姿。

吉隆坡、槟城、巴沙和古晋,你们好!感谢给我异国家乡的亲切感,让内心的华人血脉涌动,获得没有的自豪。

大马,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中华传统文化异地重生,朝气蓬勃,是中H民族的希望所在。

每到一地,我都会买下华文报纸,如《星洲日报》《南华日报》《华侨日报》《光华日报》北马《中国报》《南洋商报》《诗华日报》,看了后舍不得丢,一大摞带回来。这并非报人的癖好,愿书房如芝兰之室,让“下南洋”精神与我伴随。

以下是吉隆坡地摊

我最后住过的酒店

再见吧!马航空姐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罗时汉”


本人是Fountain&简书社区首批特邀资深合伙人,官方授权会员推广专员。通过本人专属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a9ab41ba购买简书 铜牌/银牌/金牌/白金 会员,最高获赠1年有效的95000点收益加成卡(相当于免费95000钻/年),另外返赠1000简书贝哦!

联系微信:gd_4215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