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新生原创文字集观点

嘿 说你的,为什么不跟我撕?

2018-05-18  本文已影响338人  赵云伟

简书第一周1/2/7

最近遇见的几件事让自己很恼火:

刚打开一辆小黄车对面就蹦出来一位大妈,絮絮叨叨说这是她刚放这的。我竟然一声不吭的走开!

都快走到家了,一个二B打电话让我帮他某某忙。我竟然答应了,又坐了快一个小时的车回单位!

正要过马路,对面过来一辆按着喇叭踩油门抢黄灯的车。我竟然只是呆呆站住放他先过!

打球时无意伤着别人,紧忙道歉。那人却非认为我是故意的,随后的身体接触中故意下黑手。我竟然没有打他!

...

这样的事一再发生给我带来了太多的苦恼,苦恼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自己。我很纳闷为什么在对峙中我没有强硬起来、为什么自己利益被冲击的时候却只是选择了一笑而过,为什么没有勇敢的撕起来?

不知道各位笔友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有的话我们都应该自我剖析一下了。


第一个原因,太善良!(注意有个“太”字)

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我刚刚经过。在这个转折点总有声音传来

“外边少惹事,以和为贵”

“有时候吃点亏不怕啥”

“退一步海阔天空”

...

刚步入社会来到工作岗位我把这句话当做了宝典,到哪都随身携带。

来到北京城,和对方说话的时候嘴里的你全变成您,偶尔蹦出了一个你字,还要抓紧改正,来一句“不不,您 您...”。生活中就更别提了,打电话说你帮我把什么什么送上来,我不思考的情况下的回答一般都是“X分钟”。

可有一天感觉自己有点受不了了。因为世人不会把善良当做爱心,他们只会把仁慈当做弱小,而且这种弱小不会剥夺人们的同情心。

《芳华》将这条定律演绎的淋漓尽致。刘峰可能是电影里面最善良的人,可他最后得到了什么?

他的仁慈被无情的视为弱小,同时他的仁慈又给他披上了一件外衣,这外衣不是一道美丽的彩虹,而是一座他必须时时刻刻顶在脑袋上的五指山。

他不能犯一点点错误,甚至连跟自己喜欢的女孩表白的权利都没有。他表白的那一刻,他的世界坍塌了。所以人都在他的身上写上最恶心的字眼。而只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才得以识别他的善良。

仁慈的笼罩将是多么可怕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善良的人要尽可能高的提高自己的门槛。我们原本善良,普度不了众生,但一定不要让众生轻易的踩进自己的大门、进而将自己踩得粉碎。

我们从没有想过要普度众生,却奈何都成了佛系少年?

另一条原因就更简单了,自信心不足。

自信应该是从人类有文字的时候就开始谈论的话题了吧,这个无法考证。

自信心缺乏有太多种表现,这就是其中一点。缺乏自信会让你在生活中不敢那么强硬,在对峙中不敢直面对手的眼睛。当然自信和在某一件事上的信心不是一回事,自信是就个人整体而言,是成长成功的必备品格。自信的人更有魅力。

球场上总会有一个小低个儿,有些情况下这个小低个还是一个球队的统领,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个人自信的体现。

小个子球员可以选择一个平均身高差不多的球场,然后欢欣的娱乐。可这个世界总是有的人愿意做鸡头,有的人愿意做凤尾。凤尾或许哪一天变成凤头,而鸡头却只能停留在鸡这个层面上。

一个低个人球员敢于混迹在高个子球场中就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能抵消这份压力的只有自信。另外,是自信把这个小个子的能力拔高,才会让他在高个子球员中站稳脚步。

《异类》中讲到多数职业球员、以至于多数行业精英都出生在一年的1到3月份,正是因为在同级学员中大的这几天给了他们更多的肯定和更多的成长机会。可见最初的一点点优优势会在迭代中成指数型增长,自信又何尝不是这优势中的一类。


认识到这两点原因,问题的解决就简单了很多。

首先提高自己的门槛,只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并且自己也有能力帮助的人进来。这只是从收发的角度去考虑,不过这个理论可以无限放大。

其次一定要锻炼自己的自信。

在梁宁老师的课中听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理论。他把自我和自律放到了一块儿对照来谈。当然这其中的自我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理解的自我,而是像乔老爷和任老板一样的牛人所具备的那种藐视一切的品格。

简单来说:

自我和自律不矛盾而又对立。

他们分别依靠了两种驱动力去引导。自我依靠了愉悦驱动力;而自律依靠了恐惧驱动力。

成长过程中首先要有自律让自己变得超值,然后才能实现自我。

这个意义上来讲,自我的人还缺那点自信吗?

自我利益被触动时一定要强硬的Say NO!

争执中对于小事可以选择不计较,但是内心强大的灵魂决不能缺席!

该出手时必须撕!

哼  你说的都不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