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ha
【书名】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
【作者】【英】朱莉·史密斯
【译者】薛玮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收获】
1、心理学上称之为“镜像自我”(Cooley,1902)。所以,“你对我的看法会影响我接下来的行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我们试图告诉自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但这只能起到短暂的激励作用,持续不了多久。
2、如果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表达不同看法是有风险的,如果别人对他的否定是通过愤怒或轻蔑的方式表达的,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让别人高兴就是他在童年时期磨炼和完善的生存技能。长大成人后,这些行为模式开始对他的人际关系产生有害影响。他会反复揣测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符合别人对他的期待,这甚至会妨碍他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不敢保证对方一定也喜欢他,于是干脆放弃互动。
3、“聚光灯效应”这个心理学术语最早是由托马斯·季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和肯尼斯·萨维斯基(Kenneth Savitsky)于2000年提出的,指的是人类通常会高估别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我们每个人注意力的焦点肯定都是自己,于是想象别人也在这样关注我们,但实际上,别人关注的焦点通常也都是他们自己。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假设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是负面的或否定的,而实际上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注意过我们。
4、,如果你的大脑非常关注别人的想法,或者你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有取悦别人的倾向,要如何应对呢?怎样才能与别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不被那些否定和评判困扰?如果别人的反对阻止了你按照你想要的方式生活,怎样才能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呢?
你可以这样看待批评:
• 培养对批评的耐受力,同时保持自我价值感。
• 对于负面反馈要保持开放的、学习的心态,它能帮助你进步。
• 不必理会那些只是反映别人的价值观而不是你自己的价值观的批评。
• 弄清楚哪些意见对你来说最重要,以及为什么重要,这样你才能知道何时需要反思和学习,何时需要放下并继续前进。
5、大多数挑剔别人的人也会对自己很挑剔,这就是他们对自己和对其他人说话的方式。他们的批评只代表他们的个人行为,不能反映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