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经典与流行影片纵横谈之七:从编剧角度解读《饮食男女》
台湾影片《饮食男女》是围绕家庭生活和儿女成长的故事情节来展开的。
在台湾,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不过,几十年过去了,它也受到了海外各种各样文化的影响,其实已经慢慢被西化了。一面是传统的,一面是西化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方面就和传统有分离了。
我们看影片中三个女儿的情况。
大女儿家珍出场的第一场戏,就是坐在公交车里,带着随身听,在专注地听基督教的布道,那是西方的宗教。
二女儿家倩一出场,是在跨国公司里从事国际航线的兼并案。英气外露,强势干练。
三女儿家宁的出场是在麦当劳里忙碌的工作,暗示着这一代人其实是吃着麦当劳长大的。
实际上整个台湾社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很深了。
受西方文化影响有个特点,因为西方社会的福利保障机制非常健全,人已经不那么依赖家庭了,所以年轻一代的家庭观念就开始淡化。
三个女儿中,大女儿家珍好象传统观念更重一些,表现在对家庭和父亲的关心。二女儿家倩则同父亲的行为和观念格格不入,父女之间总是有误解和冲突。
而三女儿家宁的表现则是对家庭基本上不太关心,很象西方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包括她从自己的闺蜜手中横刀夺爱,抢走她的男朋友。很多方面已经和中国传统价值观不一致了。在整个影片展现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种文化内涵和它对人的影响,对家庭的影响。
这部电影编剧结构故事的难度很大,为什么呢?它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将影片中三个女儿以及她们老爸的婚恋全部搞定,而影片一开始的时候,这四位角色的另一半还都没有浮出水面。
而影片结束的时候,大女儿出嫁了,三女儿生了宝宝,而老爸朱先生的新婚妻子也已经怀孕了。二女儿家倩开始是最高调的,一路情感挫败,但在生活中成长起来了,感情也有了依托。
影片开场要表现这一家人,三个单身女儿和单身老爸的情况。它怎么表现的呢?
优秀的作家,在把这些信息表达出来的时候,会用非常巧妙的方式,让你感觉不到的方式,叫你能够知道。
三个女儿在餐桌上交谈着,邻居单身的梁伯母快从美国回来了,到时候老爸就有了聊天谈话的对象了。三个女儿说这话暗含的潜台词是,单身的老爸,或许可以和单身的梁伯母结成一对。
朱先生当即反驳,把她们可能的安排一句话就给堵死了:“我就那么闲吗?照顾你们三个还嫌不够……”
交待二女儿家倩的感情状况,就直接表现她去找前男友,既是展现她的感情生活,也是要将这一段失败的感情快速带过,因为她生命里的真命天子,公司新来的谈判专家李凯即将到来。
三女儿家宁的恋爱安排得也很直接。如果两个陌生的男女相见,相识和相恋,这个过程会很长,它中间省了一段。设计了家宁闺蜜同男朋友交往出了状况,于是家宁便插了进来。
大女儿家珍的恋爱的展开也很趣。她的单身情况是影片一开始就介绍了的。她从教堂回来的时候,一位开机车送她回家的女教友就给她介绍,说有一个蔡兄弟,很喜欢你呀,如何如何。通过那个细节直接把老大单身的情况介绍清楚。
后来家珍的恋爱对象的出现,表现的也很有匠心和诗意。本来她很宅,自己对感情也并不抱有热情。按理说她的世界里不太容易闯进一个异性。这里作家借用了中国古代最经典的男女相会的手法和桥段,用物件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家珍正在上课,一个排球打进来,通过物牵扯出一段情感来。
古代表现男女交往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掉镯子,或是丢手绢,用物来传情,用物来做媒介。
这个时候作家要推进他们的情感快速往前走,很难,怎么去往前推进?它就造出了一个学生写情书,然后给她送情书,造成误解,把她情感慢慢吊起来。家珍收到情书,再去看男老师明道的时候,情况就发生变化。因为她就开始寻找到底是谁,而明道给她的反应又很暧昧,用一些肢体语言,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联想。这个时候,她再次在路边等公交,就没有戴耳机,她找明道,结果明道没有反应,疾驰而去。你可以看出情节的推进。
还有很多细节可以看出编剧的细致安排。比如老朱在做菜的时候,还一面给三姐妹洗衣服。结果洗衣机里三姐妹的衣服都搅在一起去了,弄得很麻烦,然后去晾。它为什么用这个情节呢?一方面表示男性做家务,做女性的事情有点不太得要领,但是这个情节还不是单纯起这个作用。
优秀的作家,他在写一个过程的时候,最忌讳单纯去表现过程。比如姐妹之间,妹妹要找姐姐谈话:姐,我问你一个事。姐姐说:妹,你说吧。他非常忌讳这样一种直来直去的表达方式,他一定要弄得很贴切、很自然,有一件事情发生,给它切入进来。
姐妹之间的交流,它一定有一个由头。家倩拿着衣服到家珍房间里:你看爸爸又搞错了。这样一种交流很柔和,你一点都感觉不到中间的突兀和变化。假如老二要找老大说话,直接从房间里出来:姐,我要跟你说个事,李凯那个事如何如何。这就不行。
每一件事情,所有的细节作家都这样做,非常忌讳那样一种单纯的过程式的介绍。
比如家倩在公司开会,讲航线的时候,那个会完全是个汇报会,这个会如果平铺直叙下来,中间没有一些小细节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程式。
这里编剧是怎么表现的呢?设计了会议中间,有一个男的在插嘴,我们的飞机到底够不够多,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总经理就训斥他,说:你懂什么。然后回头跟李凯说,这是个实习生,如何如何。
可是这个实习生很牛的,他抬起腿就走人了。其实他是老板的儿子,所以才能在那么重要的公司会议上口无遮拦。
也就是说,编剧就是表现开个会,也叫它有起伏和变化,而不是平铺直叙,把会议过程变成一种程式。
再比如说,总经理到家倩的房间,要安排她到阿姆斯特丹任职,如果正常情况下我们去写就很简单了,说:刚才开会还有个事没跟你讲呢,我准备把你安排到阿姆斯特丹。我们会这么表现。
这里编剧安排一个细节,他进来以后,看到花盆里的花已经干死了,就说:哎,你这个花怎么都弄死了,怎么搞的啊?就把花“嘣”扔到一边去了。它就是通过这样一些细节,把平铺直叙的过程给你摆平了。
三女儿家宁未婚先孕这个情节,表现了当今青年对婚姻的随性和性关系的轻率。
但这种情况会伤及家宁男朋友家长的形象,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必定是家教出了问题。编剧这里设计了家宁男朋友的父母长年在美国和中国做生意,自己独自同年迈的奶奶生活,家宁未婚先孕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和原谅了。
最后一出戏,是写二女儿家倩和父亲冰释前嫌。它也有很多细致巧妙的交代和安排。因为最后一出戏,其他人都不需要来。可是不来得有理由,家里聚会一定得来,怎么办?这个时候编剧就必须安排她们不能来。
先安排二女儿家倩莲到三女儿家宁的家里,买了一个拨浪鼓送给即将出生的宝宝,做个伏笔,到那天正好生了,家宁根本就来不了。
大姐家珍那天恰好礼拜天洗礼入教,这个是人生大事,不来也是可以理解的。朱先生的新婚妻子锦荣也不能来,因为她已经怀孕了,身体不舒服。最后留出空间来,父女俩把这出戏演完。
另外,我们知道比较有思想性的作家,他都会探讨一些人类永恒的话题,比如生命、人生的价值,有的时候他会用生死来表现。影片里,编剧安排了朱先生的老搭档——老温的死,给老朱和二女儿家倩所带来的震撼和对人生的体悟。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解读可以看出它的文化内涵,有饮食文化,有人的追求,有对生命的探讨,有东西方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有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最终离家,还有每个人的感情归宿,在这个过程中给你完整表现出来了。
百部经典与流行影片纵横谈之二:新海诚PK宫崎骏,差了不止一条街
百部经典与流行影片纵横谈之三:横向比较提升洞察力和审美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