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语馨愿简友广场【小慢可作者群】好文欣赏

上榜那些事——天天聊写作(8)

2022-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魏治祥

简书上有个排行榜。

文章上了榜等于变成了铅字。变成铅字的文章才有丰厚的稿酬(钻贝)!

曾经有那么几天,怎么都静不下心来,老想着上榜,想着红亮亮的钻和贝。没有人不喜欢上榜,没有人不喜欢钻和贝。但是得有个度,不能“心为形役”,说直白一点就是不能心为“榜”,为钻,为贝所役。这颗心,一旦为外物所役,所束缚,便不再灵动,不再活泼。

于是赶紧反思。

7月1号在简书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有一种热爱叫业余》。

是读《热爱文学》的读后感。那篇文章的作者蔡应律说:

热爱一个东西,显然并不需要理由。这使我们可以在各式各样的评奖面前保持那么一点应有的定力。这是说,我们的热爱和创作,不会因为获奖或者不获奖而有所增强或者减弱。我们将一如既往。但即便这样,我们仍然珍视这一份荣誉。就因为它来自于对我们的这种热爱和创造性劳动的理解和尊重。

我曾经无数次问自己,你真的是因为热爱文学而选择了写作吗?你能够做到在各式各样的评奖面前保持应有的定力吗?我对自己的答案有点不好意思。回忆起来,对文学最初的热爱,的确非常单纯,没有任何理由,就像老鼠爱大米。坏就坏在发表了作品之后,想法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对于名,对于利,表面上似乎看得很淡,心里却是一片火热。火热之后不免急功近利,把厚积薄发丢到了九霄云外。很少读书充电,一篇接一篇地写,一篇接一篇地投,还没发表,便眼巴巴地眺望着各式各样的评奖,眺望着隆重的颁奖典礼,眺望着大额汇款单以及给文艺女青年签名的动人场景。结果呢?结果是无果。

当然,既好名,又好利,并不等于不热爱文学。文章填不饱肚子,维持生活,或者要进一步生活得更好,便须实现财务自由。那财务自由便是利。“名”这个东西,看起来很虚,然而在眼球经济时代,却能转化为流量,并进而转化为人民币,为你的热爱写作奠定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笔者的经历足以说明问题,几十年后已然两手空空,还能够愉快地阅读和写作,一方面说明了文学的魅力,一方面还说明只要处理得好,二者是可以兼顾的。以热爰文学为主,热爱名利为辅并不丢人,关键的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

这些年有个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口知足,闭口放下,动不动就”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看上去一个比一个清高。这就容易使人联想到紧缺时代,那时提倡的就是只讲奉献,远离名利。殊不知名和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我们写作的动力。其实这种人既不知足又难以放下。或者说他本来就没啥可放的,却在那儿喊放下。

平时的生活习惯,除了协助老伴买菜做饭,业余时间基本上是读和写。读和写的时间大致差不多。入驻简书以后情况不一样了。平台上年轻人多,热情高,干劲大,爱互动,对”老大哥“还格外尊重。随着知道了啥叫上榜,知道了上榜的好处,而且眼看着群里的朋友不是这个上榜就是那个在榜上,自然就不淡定,就要显得自己也有两把刷子。更何况文章在简书上榜,既有名,又有利。淡泊名利不等于放弃名利,打怪升级,何乐而不为。于是大量的时间,开始用于了解怎样投稿,用于增加自己的热度。常常是一会儿看一眼手机,看文章是否被编辑收录;一会儿看一眼手机,看有没有推文通知;一会儿又看一眼手机,看有没有收到新的点赞和评论。不看手机时在想,要不要好生写一篇分量重的,争取进入前十。

这一来时间变得零碎了,而且明显不够用了。阅读的时间完全被挤压,读书改为听书,却哪里听得进去。

这种状况,便需要警惕。

被文学滋养了这么多年,如今的读和写,应该是养生,是休闲。写作的同时,收获一点粉丝,顺便弄两个散碎银两乐呵乐呵未尝不可,把这个作为目标,当成追求进而走火入魔就不合适了。

这个时候需要刹车,需要应有的定力。

按:凡事得有个度。从最初单纯的热爱到追名逐利,窃以为这是必由之路,这是由文学圈子的附加属性——名利所决定的。把握好这个度,慢慢来,会走得更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