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淮北师范大学好书推荐

读《包法利夫人》

2017-03-25  本文已影响88人  竹溪寒
读《包法利夫人》

首先对于爱玛,我觉得我对艾玛是同情式理解的。

一个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孩子,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步入婚姻,却发现现实和她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然而却也是骑虎难下,道德与现实以及对夏尔的一丝幻想让爱玛无法也不可能立即放弃夏尔。从爱玛第一次拒绝来昂可以看出来她还是想和夏尔好好走下去的。然而夏尔的表现和另一丝希望的到来让她又不甘于现实。罗夫多与来昂的怯懦不同,爱玛在他甜言蜜语里看到了能带她走出去的机会,于是她选择了和罗夫多私奔。收到罗夫多的分手信后,她大病了一场,并且又试图让自己爱上夏尔,屈从于现实。然而她选择做的却是想让夏尔一夜成名。她甚至觉得如果夏尔变得高贵了,她也可以爱上夏尔。在爱玛那里,爱情可以由其他欲望代替。然而如果夏尔真的富有了的话,他也是会去追求精神享受,追求浪漫主义的(小说中曾提到夏尔对于爱玛浪漫主义情怀的表现是无比欣赏的,虽然他不懂。),他和爱玛之间也就不会没有爱情了。再延伸一下的话,不断的追求新奇感的爱玛,某种程度上是避免不了对金钱的追逐的。得到爱情之后,金钱会是满足她新奇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第二次与来昂的真正相处就就说明了这一点,爱情得到之后还是会转化成金钱,爱玛试图控制来昂,嫌弃他的装修。爱玛的追求由新奇转向了金钱与名利,少了点单纯的浪慢与爱情、单纯的新奇多变的生活,更多的转向名利。由浪漫到金钱名利,是爱玛欲望的一种形式转化。不是对金钱名利持否定态度,而是欲望达到了一定极限就必须借助。感觉金钱与名利是欲望的一个较高程度的代表,由此想到了武帝的求仙是不是就是在金钱与权利达到最高点的时候的另一种欲望的替换。当然爱玛是属于不到极端的追求,但她也摆脱不了这些。再后来,为了满足爱情,满足爱情带给她的不安全感,她开始借债。借债崩溃也就开始了理想与现实的较量,罗多夫和来昂都没有帮助她,甚至连较大程度的尝试都没看出。于是理想战胜了现实。爱玛也为她的理想牺牲了。

爱玛的结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爱玛的不断纠结,不断退缩又前进是欲望与现实不断交战的结果。

然后,夏尔人格的产生也是可以同情式理解的。他是很爱很爱爱玛的,对爱玛的浪漫主义情怀也是持一种欣赏态度的,但夏尔是活在现实中的,他从小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把他塑造成了一个现实的人,也确实是这样,他必须要去工作,他的眼界与思想使他看到的也只有工作与爱玛。爱玛眼睛里看不到金钱,她可以为爱情牺牲无数金钱,欲望与金钱之间她选择不断的满足欲望。但夏尔不能,夏尔的性格使他不会这样去做。也正因为夏尔从小对浪漫主义情怀的缺失才让爱玛在他的眼中变得更有吸引力吧。

最后,感觉夏尔与爱玛的孩子是一个悲剧的结晶,是不幸福的,但她一定程度上又可以来选择自己的人生。现实与这个孩子还会有一场斗争,而且觉得败于现实的可能性较大。

关于爱玛为什么会一直拖着夏尔。我是这么理解的:她会想到私奔应该就想过要和夏尔离婚。她之所以没去离婚应该是离不开夏尔给予的物质基础。我在想是不是爱玛有工作的话就会和夏尔离婚了,然后罗夫多也不会因为爱玛拖着个女儿而抛弃她了。然而最终爱情还是会归于平淡。就像后来与来昂的相处。然后还是会有不安全感,然后再试图得到……循环。

我觉得对于人性与欲望的分析,可能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人并可以更好的生活。

每个人的认识能力不同,所能掌控到的现实条件也不同,我觉得是可以对每一个人同情式理解的。关于欲望,认认真真的绽放一次又如何呢?不过还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吧,每个人的价值标准不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