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局中国行007不写就出局想法

你的灯亮着吗?

2018-11-15  本文已影响10人  遇见杰西

今天是去工作室讲政策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是我寻常工作中的一个列行项,今天讲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内容。

但却经历了腾挪跌宕、绞尽脑汁的一个过程。

这一系列的变化,是从今天早晨,不,准确的说是从昨天晚上开始的。

不过,我还是从今天早晨讲起吧。

01

每天,我会在车上读一节“熊猫书院”的拆书稿,这是一种碎片化快速阅读的方式,能让我迅速了解一本书,我的目的是用此方法来筛选一些书,看是否要买来精读,但今天,正在读的内容里有一个故事吸引了我。

故事是这样的:(我只讲故事处理的过程,省去其中问题的界定)

阿尔卑斯的山脉中有一条隧道,为了预防隧道内的紧急停电造成交通事故,工程师们在隧道的入口处悬挂一块警示标志牌:

穿过隧道后几百米就是休息区,这里美景宜人,每天都有几百人专程到此来欣赏风景、野餐等。但每天都有人在回到车上时,发现下车时忘记关车灯,导致电池耗尽,最后不得不求助警察或其他司机——这严重损害了游客们的好心情。

为此,工程师们考虑了好几种解决方案:比如在隧道出口处设置标志牌“请关闭车灯”,但这可能会让夜间行驶的司机感到困惑;或者在休息区免费提供充电服务,但成本很高,还需要收费,游客们是不会同意的;或者在隧道出口处挂个表述得更明确点的警示牌——这个主意最终被采纳,于是,一个精准的表达就出来了:

嗯,看起来不赖。但问题是估计等不到司机看完,车就要冲出护栏了。

之后经过几轮思考,最后的结果是:隧道尽头设置了这么一块标志牌:

这足够简洁,且能放上若干种译文,比其他方案更贴心得多。

所以,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提醒可能胜过复杂的解决方案。

多么奇妙!

02

你是不是也觉得最后这个结果非常棒。

可这和我要面临的工作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可以从昨天晚上讲起了。

昨晚下班后,我收到同事发来的一个内容:几张图片,一段宣传语,嘱咐我@一下工作群内的同事们转发朋友圈(因为我是群主)。内容是公司最近新推出一个政策,这个政策对市场稳定长期顾客有非常大的帮助。

没什么不妥,我发了。

随后,我看到同事在群里发了详细的一大段说明,内容是关于这个优惠政策如何购买、有何界定、注意事项云云,同事嘱咐大家把此内容以评论的形式加在刚才发的朋友圈内容里。

我脑子里立刻亮起了一个小灯泡。

但凡了解朋友圈运营的人都有一种常识,一大段文字内容放在评论里,是会霸屏的,如果好几个人都发,绝对是刷屏之势,发圈大忌。

同事解释:不发的详细些,怕经销商们不了解。

我回复她一个掩面笑哭的表情,内心开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无奈。

其实,每个人理智的想一想,朋友圈根本不是个详细说事儿的地方,能起到提醒作用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详细的内容和细则,适合发到目标人群的微信群内。

我特明白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当一个政策出来后,我们恨不得让所有该知道的人都尽快、准确、全面的掌握。

就象上面那个故事里的情况。

刚开始,我们发了个宣传类的内容,就好比隧道口立起的第一个标志牌。

但,似乎没有起到完全说明的作用,很多人会因此不重视,或是没有全面理解这个标志牌涵盖的内容。

所以,我们紧接着发起了更详细的内容轰炸,就好比工程师们想到的第二块标志牌。

详细是详细,关键是立在隧道口,读不完车就要冲出护栏了。同理,那么长的文字说明,发在朋友圈,要么被人厌烦的刷过,要么读两句就被不自觉的中止了。我们以为的“会被全面解读”仅仅是安慰了自己“把该做的事做了”。

现在你知道我的脑细胞死在什么地方了吧。

昨晚我就在想,能有什么方法有效推动这个政策在市场落地。(我不是工作狂,我只是抑制不住的产生了思考。)

很遗憾,我没想到。

03

再拉回到今天早上。

当我在上班的路上看到隧道口立标志牌这个故事后,顺其自然的与昨天晚上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做了对接。

“你的灯亮着吗?”

我忽然想到了另一个分公司关于相同政策的推广图片:他们把省内各地的特色早餐制作方法做成推广文,把优惠政策做为一个提醒放在同一页面形成海报,供经销商们使用。

那张海报就是故事中的第三个标志牌。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提醒可能胜过复杂的解决方案。

那个海报图片对于经销商、对于潜在顾客来说,都是一个“小小的提醒”,但这个提醒会促使看到的人主动链接到优惠活动中的产品,当对方有需求时,他一定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这个“对方”如果是顾客,他就会主动寻找经销商提出购买需求,如果这个“对方”是经销商,他就会主动了解这个优惠政策的细则。

发长篇大论的文字说明是一种推动,而做一个有效的提醒引发关注和需求是一种引导。

哪个更有推广落地的效果?

04

其实,另一个分公司的海报图片我并不是今天早上才看到。

当时看到后,我还和同事有过讨论,但我们讨论的点是:一、对方的行动怎么能这么快,政策刚出就能迅速做海报来宣传,我们似乎被工作占满了脑子,没有思考的时间。二、年龄真是一个天花板啊,这一定是年轻人想出来的方法,我们的团队太需要年轻人了。

但当我读完上述的故事,再把整件事与隧道故事所阐述的原理一对应,有一种顿悟后的思考: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

一件事情发生,如果只是按常规的思维去推进,走出的路线只能是:苦口婆心讲解、大面积覆盖、详细公示……这个和年龄似乎没有太大关系。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在行动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由谁来解决?

如果“让政策产生生产力”这个问题是需要经销商来解决的(事实上,也确实是需要一线的经销商们去链接顾客或伙伴来达成),那他们一定很想让自己得益于这个政策,并且充分利用这个政策去稳定顾客。而我们,只是要做一个提醒罢了。

所以,我们的行为就会从“拼命讲明白政策内容”转到“如何能提醒到经销商们关注,并让他们意识到政策背后的潜在业绩”。

当我们的角度变了,我们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也许我们就不会只是去讲、去发政策内容,也许我们也可以想到象另一个分公司设计海报那样方式,或是其他……

05

到达公司后的这一天,一直都在开会。

但理顺这个思考逻辑的事一直萦绕在脑子里。

虽然在晚上讲解这个政策前,我还是没有想到更合适的方法,但我火速调整了一下PPT,首页改成了“你想拥有稳定的顾客群吗?”,第二页列举三个途径“顾客有需求、产品有优惠、月月有订单”,我希望开篇能起到提醒的作用,那接下来细则的讲解至少不是单纯的政策推广,而是引发关注后的主动求知。

如果我们能有更好的办法帮助经销商们提醒到顾客,引发顾客对这个优惠的关注,那就更完美了。

06

我看的这本拆书稿的书由唐纳德·高斯和杰拉尔德·温伯格两人合著,前者是研究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的系统科学教授,后者曾被美国计算机博物馆的计算机名人堂选为首批5位成员之一,是数据处理领域的大牛。

他们两人在书中用例子引导大家学会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先确认真正的问题,然后明确问题该由谁解决,再确定问题的来源,最后决定问题是否有必要解决或如何解决。

书名就叫《你的灯亮着吗?》

原来书名是这么来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