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

阿城《棋王》读书笔记:棋王的呆与不呆

2018-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睡莲爱丽丝

这两天在看阿诚的书,讲的是文化大革命及上山下乡时期的故事,与其它描写文革的残忍、及知识分子受迫害的故事不同,他的“三王”都着重写了人。

第一篇的是《棋王》,才看了两三页就被他清新的文字风格所打动,边看边感叹,清丽的文字让人有如饮了清爽的泉水,五脏六腑都舒坦起来。

棋王叫王一生,通篇看下来他只在意两件事,首一件是下棋,另外就是吃的了。人称“棋呆子”,但个人觉得他并不呆,只是日常更多的时间,是与棋打交道,而不是与人做沟通。

从一个细节中可以看出他其实思维极为敏捷,脑子非常聪明。

比如在开篇送行的火车场景里,“我”在他对面坐下,他只瞄了“我”一眼,眼睛立即放出光来,直问:“下棋吗?”。按常理,常人首先得问:“你会下棋吗,要不要来一盘?”,他一开口就邀棋,当”我“回绝时,他以自己的的经验来质疑:“这些细长的手指,就是捏棋子儿的,你肯定会。”可见他并不呆,也能敏锐的捕捉到周围环境的信息。

他之所以被人认为呆,是有些行为不合常理,比如,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往往都是把吃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兴趣爱好。但他却是下棋放在第一位,对吃很实在,只求肚饱。他对吃那么在意,是因为有家训“先说吃,再说下棋”,更因为有过挨饿的经历,饿得厉害,那种饥饿的痛苦就是逃到象棋的世界也无法忽视。

从在他关切我父母离世后的两年里日子是如何度过,两人一问一答中,可猜测他挨饿持续时间不短,饥饿的记忆十分深刻。

有人问他:“据说你下棋可以不吃饭?”后来他想了想,又摇摇头否认。在他人看来,他是下棋入迷到忘记吃饭,但从他的回答来推测,其实是借下棋来忘却饥饿。

不过他确实也有呆气之处,很较真,比如当“我”说到“一天没有吃到东西”时,其实只是在表达“我”失去双亲之后生活惨淡,他却仔细问了我那一天的际遇细节,细致到令人不耐烦。

他也有孩子般的单纯,比如,他给我说吃的故事,当被我“戳破”是大人给小孩子讲的老套故事,他还惊奇的说“五奶奶没有说分给别人”,身上有一股孩子般的天真。

虽然穷困潦倒,不过他却挺有骨气。

倪斌因为调动的事情把家里的画和家传的明朝古棋赠送给书记,书记于是行个方便,让没赶得及参加象棋比赛的王一生直接进入决赛。但王一生死活不肯欠这个人情,一是觉得古棋的分量太重,是倪斌父亲的信物,不应轻易赠送他人,另一方面是不想别人认为他是走关系赢的棋。

其中有一个细节,描写了他的内心活动。当王一生拒绝参加比赛,后倪斌以为他怕输怕丢脸,所以又出了个主意,想让书记组织个友谊赛,组织比赛的前三名与一生切磋技艺。此时对王一生的表情用词非常有意思:“呆了呆”。这三个字里包含了太多信息。一是王没有想到倪斌对他如此没信心,第二倪没有get到王拒绝的根本原因,书记顺手能帮忙的事,王尚且不肯欠这个人情,倪竟然要书记亲自大操大办?

阿诚“三王”有很多描写文段嚼起来特别有味道,越看越喜欢,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就如鱼得水,任意撒欢,写起人和物又贴切又有趣。

他的文字读起来利索有味,富有画面感,我将他列入喜欢的作家之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