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学习背后的可怜孩子
教育是思想引领思想,智慧启迪智慧,心灵抚慰心灵,生命润泽生命的伟大事业。教师之所以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就是因为教师用自己的才华、情感、智慧、爱心、耐性教育启迪、激发引导、培养塑造一个个新的生命,使他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独立优秀的人。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来实现的,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最主要场域和途径。在课堂教学教与学二元关系当中,存在老师和学生二元主体,在这二元主体当中,显然目前教师是占有绝对的权威和主导地位的一方。
我们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建立这样的教学体系和方法,决定权仍然在教师手里。毕竟在这二元关系当中学生是被动的弱势的群体。课堂教学改革改不改,选择什么的方式来进行,决定权都在老师手里,再好的方法老师不用等于零!同样,班里的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表现,学习成绩的表现,心理的健康状态,决定权也同样在老师手里。
无论是初入学校,还是刚到班集体,学生们都渴望做个好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但当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展开以后,一部分学生对课堂的期盼、希冀,就被课堂知识的难度、教师的进度和自己的困难,不断的挫伤,开始积累知识陷阱,开始对课堂学习出现紧张压力,有了不安全感。。
这些孩子一开始的时候,都非常的努力,都想有一个好表现、有个好成绩,但确实因为智能优势、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专注力等问题,造成在学习当中遇到了困难。他非常渴望得到了老师们的关注、关爱、指导、抚慰以及信任帮助,但往往由于老师们因教学任务、教学进度、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师德水平等等原因,无暇顾及、无心顾及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造成了这些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他们非常无助,感觉被抛弃、漠视无助。
他们自己不能独立有效完成学习任务,非常的苦恼、紧张、担心,得不到帮助,成绩不好,反而受到了来自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批评、嘲笑、羞辱、责骂甚至体罚、心罚,进一步恶化了他们内心对学习的恐惧、抗拒、焦虑、厌恶,进而失去了信心、怀疑自己愚笨,惧怕学习,讨厌学习,逐渐沦为学困生,应付学习,甚至逃离课堂,逃离学校。
如果在家庭管束,个人约束还发挥强力作用的时候,学生为了不被责骂羞辱歧视,为了让老师关注到自己,为了让老师对自己好些,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讨好老师、讨好家长,反向的表现出了更优秀、更努力的学习状态,假装自己在努力学习。他们积极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配合老师的讲授,认真做笔记,努力做练习,就像演员在表演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但他们的心理是紧张焦虑的,他们觉得课堂不安全,心理时刻抗拒、戒备、躲藏,害怕被问到,害怕被点名,时刻紧张封闭的心理,抑制了大脑的活跃,思维无法启动,无法进行有效学习,更不能深度学习。
他们这种虚假表演式学习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一是想引起老师的关注和好感能够继续给予帮助和认可;二是避免教师现时的责罚、嘲笑,避免当时羞辱、难堪及惩罚!至于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也能让大家对他产生“努力了便不后悔的”心灵鸡汤安慰。
这个过程恰恰就是学困生成因模型,恰恰就是现实课堂的学生心理变化,这恰恰就是人性最真实、最本能的渴求和应变。
看看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反思他们从积极上进想表现好,到一步步沦为学困生的心理、思想、行为的煎熬和变化,真的万分心痛。每个学困生的背后,都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它是经过努力求救而不得,不得已而虚假学习,不得已而自暴自弃。
现代教育研究一直在提倡构建心理安全的课堂,其核心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关注关爱帮助,在没有羞辱、责骂、恐惧、焦虑的课堂上,得到理解、支持、包容和积极的帮助,在民主、公平、轻松、和谐、友善、尊重的良好课堂氛围中放下心理戒备,启动思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高阶深度思维水平,发生真实的学习!
在跟陶继新先生的对话当中,我说很多中差生是老师“舍”出来的,陶先生非常认可。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对很多孩子的关注度不够,耐心不够、帮助不够、关爱不够,才造成了很多中差生、学困生、问题生。我们只看到了班级50多个人,没有看到他们是50多“个”人,或者仅看到了积极表现成绩好的部分优生,无暇、无心顾及中差生,将所有的成绩不好的学生标签化,全部归因于他们自己不学习、不努力、不用心、智力差等等,从不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问题!
其实多数老师也有努力的帮助,但对高年级孩子的帮助所需要的更高耐心、爱心、期待和方法显然不够!并且当我们满堂灌的讲授法不能顾及每一个人的时候,没有及时采取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来自老师、来自同伴的支持和帮助、关爱与关心。
我们深入探讨学困生的成因,探讨虚假学习的心理变化,更能让我们看到教师职责的重大!这考验了我们的师德、师爱、师能水平。我们是不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是不是真的有爱学生的心,真的有看到学生的眼睛,真的有关爱帮助学生的办法。
我们现在不要再用高高在上、泛泛的、堂而皇之的理由说孩子智力差、愚笨、不上进等等,以此来为自己没有真心、用心、细心、耐心的有效关心、关爱、帮助支持学生,呵护学生的心灵、智慧和成长发展找借口和理由了!
我们多些爱心,多些宽容,多些耐心,多些帮助,多些办法,就少些虚假学习背后的可怜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