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孤独而不孤僻
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大概是一群人时可以谈笑风生,不卑不亢。一个人的时候也能自得其乐,不哀不怨。
注:
《愿生命从容》是周国平2015年最新精选散文集,一如周国平往常的文风,这本书是周国平关于孤独、幸福、童心、真性情等的见解。无论是正处迷茫期的年轻人,还是已经步入社会整日忙碌的成年人,都能从中汲取一些有价值的见解。本文介绍的是本书中的一篇散文——《论孤独》 。 除了《愿生命从容》外,周国平还有很多书值得推荐,比如《爱与孤独》 、 《一个人的朝圣路》 、 《幸福是一种能力》等。
❀
坊间流传着一句话:男生不能不读王小波,女生不能不读周国平。
可一提到孤独这个话题,似乎一切言论都有了普适性。
周国平在《论孤独》的开篇说到:
你与你的亲人、友人、熟人、同时代人一起穿过岁月,你看见他们在你的周围成长和衰老。可是,你自己依然是在孤独中成长和衰老的,你的每一个生命年代仅仅属于你,你必须独自承担岁月在你的心灵上和身体上的刻痕。
人开始试着长大,大概是第一次感觉到蚀骨的孤独开始的。
周国平曾经说过:没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悲剧大概是世间最悲的悲剧。
同样的,没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孤独才是真正的孤独。
那一刻,你切实地感觉到了孤独,却没有了宣泄的欲望。你突然间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谁都是以自己的视角看向世界,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拥抱,可谁也无法触碰谁的灵魂。
很多人在孤独的笼罩下或孤立无援,或嚎啕大哭,也有人化孤独为动力,痛并快乐着。
周国平在这篇文章中说到: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强烈的孤独感。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出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谙孤独也许正意味着内在的贫乏。
所以,孤独感是一种佯装成阴云的光环,浅薄的人拿来伪装深刻,深刻的人却用来普照生命。
我身边不乏独来独往的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每天去健身房,久而久之对大学的记忆就多了几张熟悉的脸庞。
她们大多也总是形影单只,每天坚持健身。我遇见他们最多的地方,除了健身房,就是图书馆。
我见过他们活跃在自己擅长的舞台,独立而又充满活力,个性又有着无限魅力。
我相信,他们也会有那么一时半刻,觉得自己被孤独绑架,无法脱身。
然而,当孤独于人而言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时,尽管有时会被孤独反噬,可感受到更多的却是直触灵魂的幸福感。
站在人群中很容易感觉到快乐,却很难觉得幸福。
一个人时的每一个微笑,都是直接叩问灵魂的幸福感。
愿你孤独而不孤僻❀
周国平在这篇文章中,把孤独和孤僻做了明确的分类:
“心灵的孤独与性格的孤僻是两回事。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孤独是因为内容独特而不能交流,孤僻却并无独特的内容,只是因为性格的疾病而使交流发生障碍。”
孤独感和快乐悲伤一样,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我们很容易地感觉到孤独,但孤独并非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可以选择的权利。
孤僻是被动的,你可以拿出千万种理由为自己辩解,可以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装作不喜欢热闹,可交往却是你的一项缺陷,其实质是难以让人称颂的。
罗振宇在《奇葩说》上说过一段话:职场最没有前途的人是什么人?反馈黑洞。你不沟通,你拒绝袒露你的信息,不管你多能干,你最后都会混得一败涂地。你没有沟通能力,其它能力都归零。
《像邦妮一样爱你》中,柏邦妮写给妹妹的信中也说道: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这和性格无关。
遇到人时主动打招呼并不会显得你低人一等,过度局限于形式反而显得扭捏。
不喜欢掺和一群人的热闹,偶尔主动与人并行却也不会拉低你的身价。
一百部国产泡沫剧,九十五部的男主都是“高冷面瘫”,这样的形象不知道带坏了多少的少男少女。事实是,表面上的冷漠并不会显得你高人一等,反而让人觉得情商极低。最厉害的其实是那些表面上嘻嘻哈哈,却一楞一角都照顾得体体面面的人。
主动弯腰并非示弱,只有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不介意低头,反而是一颗玻璃心才会流于一些可笑的形式。
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我是一个人,可我不觉得孤独。
最优秀的人格是,向往孤独,却不孤僻。
愿你孤独而不孤僻❀
“假如把你放逐到火星上去,只有你一个人,永远不能再回地球接触人类,同时让你长生不老,那时你做什么?”
“写作。”
“假如你的作品永远没有被人读到的希望?”
“自杀。”
看过一期周国平上的综艺节目,那时还没有开始看他的书,他站在舞台上稍显局促,明显是那种不善交际的人。
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周国平的书放了大半个书架,他的一生都花在了写作上。即使是这么热爱孤独的一个人,也摆脱不了对同类温情的渴望。
人的孤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种层次是,在孤独中获得了人群中无法获得的快乐。第二种层次是,痛并快乐着。最后的层次是,只有痛苦,没有快乐。
真正有价值的孤独应该是一种心理状态,而非物理状态。人没有必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孤独,把自己逼入孤立的境地。
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大概是一群人时可以谈笑风生,不卑不亢。一个人的时候也能自得其乐,不哀不怨。
人用孤独润泽灵魂的同时,也需要用社交慰藉凡庸的躯体。
我办公众号之前其实已经开始写文章,因为知道不会有被别人读到的可能,所以写得不成章法,真挚有余,却漏洞百出。
可当我决定把这些文章公布出去时,知道这些有被别人读到的可能,我开始注意言辞的选择,论点的正确性,文章的排版。即使和那些我倾慕很久的大神相比,写出来的文章还上不了台面,可至少我在努力,在逐渐的进步中找寻自己的风格。
当一个人只用面对自己时,肩负的便只有自己一人的责任。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成文,便可以轻易违背,因为人很容易自我宽恕。这时的自己,是没有形状的。
但当一个人面对的是外界,你的一言一行无异于一场不大不小的宣誓,你不得不遵照自己向外界显现的态度发展下去,从而在不断地打磨和修正中形成自己的个性。
人的个性往往在寂静中炼造,在喧嚣中定型。
一个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的人,无异于没有自我。
一个羞于显露真实自我的人,个性必定也是残缺的。
愿你孤独而不孤僻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周国平